(本报古晋16日讯)砂拉越聋人协会(SSD)与砂属幼儿教育机构SeDidik携手合作,开启强化砂拉越包容性幼儿教育的新篇章,特别强调手语的推广与对聋哑群体的全面支持。
这项合作于今天正式通过签署合作备忘录达成,并由砂拉越妇女、儿童及社区和谐发展部长拿督斯里陈赛明见证。
她在“手语日”活动上致词时强调,砂政府秉持“开放政策”,确保有特殊需求的儿童也能进入SeDidik幼儿园接受教育。
“目前,SeDidik已开始接收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而且相关申请不断增加,反映家长们对我们包容性教育质量的信心。”
此外,陈赛明也表扬SeDidik的努力,该机构目前已有高达98.4%的教师完成基础手语认证,并在每日“圆圈时间”(Circle Time)中与全砂近3000名幼儿使用手语互动。
此外,现场也探讨了人工耳蜗植入计划的推进,该计划由知名耳鼻喉外科专家郑医生负责,旨在协助年龄介于2至40岁的听障者重获听力,为言语治疗与沟通能力重建开辟通道。
她指出,掌握手语不仅对聋人社区至关重要,对于中风患者及有语言发展迟缓的自闭症儿童同样具有极大帮助。
她也强调,社会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对聋人文化的认识与尊重,包括鼓励雇主聘请听障人士,并加强聋人与健听群体之间的社会互动与融合。
这项合作于今天正式通过签署合作备忘录达成,并由砂拉越妇女、儿童及社区和谐发展部长拿督斯里陈赛明见证。
她在“手语日”活动上致词时强调,砂政府秉持“开放政策”,确保有特殊需求的儿童也能进入SeDidik幼儿园接受教育。
“目前,SeDidik已开始接收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而且相关申请不断增加,反映家长们对我们包容性教育质量的信心。”
此外,陈赛明也表扬SeDidik的努力,该机构目前已有高达98.4%的教师完成基础手语认证,并在每日“圆圈时间”(Circle Time)中与全砂近3000名幼儿使用手语互动。
此外,现场也探讨了人工耳蜗植入计划的推进,该计划由知名耳鼻喉外科专家郑医生负责,旨在协助年龄介于2至40岁的听障者重获听力,为言语治疗与沟通能力重建开辟通道。
她指出,掌握手语不仅对聋人社区至关重要,对于中风患者及有语言发展迟缓的自闭症儿童同样具有极大帮助。
她也强调,社会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对聋人文化的认识与尊重,包括鼓励雇主聘请听障人士,并加强聋人与健听群体之间的社会互动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