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天氣增多 考驗軟黃金產出

Published at Oct 25, 2024 02:50 pm
8月,骄阳如火。遮阳伞、防晒衣、墨镜、口罩……外出的行人武装到牙齿,而头戴草帽的陈伟明、陈红翎父女显得格外清爽。顶着烈日,两人在晒场四处奔波:检查用于布料染色的薯莨液,确保浓度达标后,工人将大片香云纱原材料—桑蚕丝织造的白色坯绸浸入薯莨水中;经过反覆浸染和日晒加工,坯绸染上淡淡的咖啡色;大棚里,工人给经过数十次晾晒的坯绸「铺」上河泥……突然间,天边飘来朵朵乌云,风中夹杂着丝丝泥腥味。「快下雨了!」陈伟明一声高呼,工人们立刻停下手中工作,争先恐后跑到田里抢收坯绸。这就是纺织界「软黄金」香云纱的染整过程,靠天吃饭、「纱」里淘金,近年因极端天气造成季节性降水增多,其晾晒、染整和产量也受到了一些影响。 ●文/图:香港文汇报记者 黄宝仪 佛山报道

香云纱染整技艺项目佛山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陈伟明出生于香云纱染整家族,其父11岁开始从业。陈伟明从小就跟在父亲身旁,帮忙扯一扯浸过莨水的坯绸,在清洗的时候搭把手,「就能得到大人们奖励的零食」。香云纱给幼年的陈伟明留下了美好回忆。

在陈伟明中学毕业之时,读书或者当兵是当时年轻人最好的出路,「两条路都不适合我。」恰好当时因为出口需要,已经停止生产五六年的香云纱要重启,于是1983年陈伟明正式入行,开启了香云纱染整技艺的传承之路。在晒场长大的陈伟明,对香云纱染整技艺可谓是耳濡目染。但亲自动手之后,陈伟明才发现这门手艺易学难精,「关键在于薯莨水的浓度以及使用的时机。」

制作繁琐 历经数十道工序

香云纱本名莨纱,是岭南地区一种古老的染色面料,因穿着走路时会「沙沙」作响,得名「响云纱」,后又称为「香云纱」。时间倒流到明代,彼时的珠三角阡陌交错,溪流网布。每一个晴天的清晨,工人们相继走近河塘,开始香云纱坯绸的浸泡、曝晒、过泥、清洗……这是一项起源于渔耕文化的传统手工艺,至今已传承了超过500年。

这种布料深得珠三角人民喜爱。在没有空调的日子里,闷热的广东使人无论穿什么料子的衣服,一旦出汗就会黏在身上,格外难受。香云纱却是例外,它不仅汗不黏身,且清洗后随便一晾,很快就会干透,和今天的速干衣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香云纱要达到这样的效果,仅坯绸就需要先后经历数十道工序,被称为「一练三煮十八晒」,即煮练、浸莨水、晾晒、洒莨水、封茛水、过泥、洗涤、晒干、卷绸等。

自然恩赐 顺德特有河泥

香云纱的染料薯莨,是一种长在深山的植物果实,汁赤如赭,制成汁液浸染后能让坯绸染成哑光的咖啡色。如此反覆三十多次的「浸莨水」后,坯绸还要涂抹上顺德特有的河泥,这是香云纱染整的另外一个重要环节,俗称「过乌」。据了解,日本等国曾尝试复制香云纱的生产技术或是改进技术进行工业化生产,均以失败告终,陈伟明说原因就在于这些特殊的河泥。

珠三角地区的河泥富含亚铁离子,与薯莨液里的单宁酸产生反应,坯绸表面产生黑色沉淀物,形成乌黑油量的涂层。「这一过程需要30到50分钟」,陈伟明在大棚内一边检查河泥的厚薄均匀程度,一边消除坯绸表面的河泥气泡,同时指挥工人将已经完成工序的坯绸投入河涌中清洗,一匹两面双色的香云纱就此成形。

最怕下雨 学艺前先学「看天」

这是一场关于时间和水流、河泥、阳光、温度的游戏,整个过程至少历时半个月以上。这一切都需要在阳光下进行,天气每天在变化,因此每一个手工环节的分寸都在传承人心中,一切全凭经验掌控。在这个过程中,大家最害怕的就是下雨,因为淋一次雨,坯绸至少要褪掉两次茛水浸泡的浓度,而且雨水中的酸性也会影响坯绸的染整效果,很可能之前下的工夫和整块坯绸都废了。

一年的日光总量,几乎决定了这一年香云纱的产量。「这是一门靠老天爷赏饭吃的手艺,因此我们在学习工艺之前,首先要学的是『看天』。」已经和香云纱打交道超过40年的陈伟明说,「今年的一到七月里真正适合晾晒的日子加起来也不过40多天。」

冀科创赋能工艺 告别靠天吃饭

「香云纱需要通过太阳晾晒这个工序才能达到工艺目的。」顺德区伦教香云纱协会会长周晓刚表示,4月以来的降雨增多,确实对香云纱的生产产生了较大影响。目前,协会已经在跟湾区一些科研院校进行探讨、合作,寻找技术上的改良和突破。陈伟明说,香云纱染整行业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包括晾晒过程的标准化、河泥成分分析和标准设定、生熟薯莨的比例分配等,解决这些问题有利于提升香云纱的产量和质量。周晓刚也深信「靠天吃饭这个难题,未来在国家支持下,可以通过科创赋能改进工艺等方式加以解决。」他对香云纱发展未来充满信心,并表示「技术改良的可行性,还需要一段时间验证。」

Author

HIN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