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文化年”过得有滋味

Published at Feb 18, 2021 04:48 pm
走出家门穿越古今,坐在家中“云”逛闽越,“文化过年”让这个春节更有滋味。拂去历史尘埃的遗址公园、化身文化场馆的福州古厝、“活”起来的历史文物组成闽都“文化特产”,让就地过年的人们在有福之州乐享文化盛宴。 新店古城遗址公园: “古城遗址在朋友圈‘活’起来了” 连日来,福州市民的朋友圈被新店古城遗址公园刷屏,古城办联合福州市委网信办推出8 幅主题海报,成为不少福州市民拜年的首选图。 这组海报以秦砖汉瓦的深赭色为底,从除夕至正月初七,精选闽越文化的雕塑、文创品,结合闽地年俗予以展示。正月初二的海报上,《得意》浮雕展现进士登科后携妻荣归的场景,结合“回娘家”的习俗,让古人生活和今人气息交融。 扫描海报上的二维码,就进入720°VR,出现公园俯瞰图,雄浑的男声解说随之响起:“福建,古称闽,东周时越人南下,来到这片闽江奔流而成的沃土,融合而成闽越族……” 冶山春秋园: “一座隐于闹市的‘宝藏’公园” 作为闽越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开放不久的冶山春秋园在春节假期迎来众多市民群众。公园里不仅有汉、唐、宋、明、清、民国等不同时期的历史风貌,也有小桥流水、古树参天的雅致风景;不仅有细细探访历史遗迹的游客,也有牵着孩子惬意漫步的福州市民。 不少游客趁着春节假期来到冶山春秋园,收获了惊喜。“没想到还藏着一处仁寿堂,看到很多汉代至民国的文物,也感受了近代海军元老萨镇冰的一生。”游客吴童感叹,小小一座冶山浓缩了2200多年历史,是一座隐于闹市的“宝藏”公园。 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 “专门来看国家一级文物”位于马尾的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17 年来首次重新布展,新展春节前对外开放。不少福州市民专门来看船政文化博物馆藏国家一级文物——老插床。这件文物1867 年产于法国,学名叫“ 直刨床”,可用于切削金属件、加工铁板钢铆钉孔等,是中国国内现存较早的机床之一,也是船政创建史的见证者。 福州非遗展示馆: “四大展区福气满满” 福州非遗展示馆以福建省保单位罗氏绸缎庄为依托,利用现代化展陈技术,配套非遗活态展示,尽展福州市非遗之美。参观者沉浸在动静结合、视听融合的非遗空间,可尽情领略福州非遗风采。 展示馆按院落进行展陈,区域划分合理,让人既领略了非遗之美,又发现了古厝之魅,“穿梭在福乐、福匠、福韵、福传四大展区,福气满满,我们都是有福之人”。 朱紫坊: “像是在和历史对话” 在朱紫坊34号的中国重点文物单位芙蓉园,福州市民群众戴着口罩有序游览。此前,芙蓉园已被活化利用为中国国内唯一的漆艺博物馆。 “像是在和历史对话。”小学生杨霖峻用手拂过木柱,轻声说。 “走进宅子就能感受到满园的历史气息和漆艺文化,名家展品体现了精湛技艺,满墙的工具更是令人眼花缭乱”。 (莫思予朱榕)

Author

KHO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