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美里9日讯)砂拉越副总理兼公共卫生、房屋与地方政府部长拿督阿玛沈桂贤医生表示,今日与美里市政局签署租赁协议,标志着复旦大学中西医综合研究院(Fudan Institute of Integrative Medicine)正式落户美里,这是历史性的一步,也将成为推动设立复旦大学砂拉越分校、医学院及附属医院的起点。
沈桂贤今早在出席美里市政局与Imasa Dinasti有限公司签署旧市政厅大楼租赁协议,并见证Imasa Dinasti与来自汶莱的D’Sunlit集团签署合作备忘录(MoU)时指出,这项合作有望为砂拉越在医疗与教育自主权方面注入强心针,并为“砂拉越2030愿景”奠定基础。
他说,这项发展计划将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今日签署租赁协议及设立整合医学研究院;第二阶段为设立医学院及附属医院;最终目标则是设立复旦大学砂拉越分校。
“这不是设立一个中心,而是设立一个研究院,级别更高,也更具发展潜力。”
他指出,整合医学融合中医与西医,是复旦大学医学研究的核心强项。此合作也意味着砂拉越在推动高等教育与医疗服务方面,已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创新药物研发校企联合研讨中心(美里市)由砂拉越副总理沈桂贤及中国驻古晋总领事邢伟平共同揭牌。右5为复旦大学综合医学院院长董竞成教授。
医学教育是迫切需求
他强调,医学教育在砂拉越是迫切的需求。目前砂拉越大约有4000名注册医生,其中2000人并非本地人。根据国家标准,砂应拥有至少6000名医生,这也凸显本地人才的重要性。
他举例,尽管我国目前拥有11所公立及32所私立医学院,但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例如莫纳什大学每年约150名医学毕业生中,半数选择赴澳洲发展;而柔佛新山的诺丁汉大学毕业生中,更有高达90%前往英国执业。
“我们必须自行培养本地医生,实现医疗自主,也填补人力缺口。”

众嘉宾于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创新药物研发校企联合研讨中心(美里市)揭牌仪式上合影。
复旦医学教育享誉国际
沈桂贤指出,复旦大学是中国第一所西医医学院,源自鸦片战争后西医的引入,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其整合医学领域更为世界顶尖。
“我去年拜访复旦大学时得知,该校拥有约1万2000名学生,其中8000人为研究生。相比之下,砂拉越国立大学(UNIMAS)虽有约1万6000名学生,但研究生仅有2000人,显示我们在高等医学教育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他指出,目前大马仅承认中国两所大学的医学学位,即复旦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因此,未来复旦大学在美里所颁发的文凭也应获得大马医学理事会的承认。
研究带动就业与社会贡献
沈桂贤也分享自己担任马来西亚临床研究中心(Clinical Research Malaysia, CRM)董事期间的经验。自2013年以来,该中心已为马来西亚吸引超过15亿令吉研究投资,并创造了逾3000个就业机会,其中砂拉越的研究人员更连续3年获得“年度研究员”殊荣。
“例如南砂医院的Dr Boon,去年就带领27名研究助理,今年更扩展至40人,这些职位全是通过研究项目创造出来的,政府无需出一分钱。”

拿督阿玛沈桂贤赠送纪念品予中国驻古晋总领事邢伟平(右)。 他强调,砂拉越必须摆脱对外来人才的依赖,通过教育自主及医学研究自主,建立本土专业医疗体系。
“这是砂迈向2030,实现高度自主的一大步。9年前我们连市政厅都没有,如今不仅拥有市政厅,还将迎来世界顶尖医学院的设立。”
他也风趣表示,即使讲稿是由他人准备,最终仍得自己即兴发挥,“否则真正的‘老板’就是写稿的人”。
沈桂贤最后感谢复旦大学中西医综合研究院、美里市政局与美砂集团(Imasa Dinasti)的合作,并呼吁社会各界一同支持砂拉越迈向教育与医疗发展的新纪元。
沈桂贤今早在出席美里市政局与Imasa Dinasti有限公司签署旧市政厅大楼租赁协议,并见证Imasa Dinasti与来自汶莱的D’Sunlit集团签署合作备忘录(MoU)时指出,这项合作有望为砂拉越在医疗与教育自主权方面注入强心针,并为“砂拉越2030愿景”奠定基础。
他说,这项发展计划将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今日签署租赁协议及设立整合医学研究院;第二阶段为设立医学院及附属医院;最终目标则是设立复旦大学砂拉越分校。
“这不是设立一个中心,而是设立一个研究院,级别更高,也更具发展潜力。”
他指出,整合医学融合中医与西医,是复旦大学医学研究的核心强项。此合作也意味着砂拉越在推动高等教育与医疗服务方面,已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医学教育是迫切需求
他强调,医学教育在砂拉越是迫切的需求。目前砂拉越大约有4000名注册医生,其中2000人并非本地人。根据国家标准,砂应拥有至少6000名医生,这也凸显本地人才的重要性。
他举例,尽管我国目前拥有11所公立及32所私立医学院,但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例如莫纳什大学每年约150名医学毕业生中,半数选择赴澳洲发展;而柔佛新山的诺丁汉大学毕业生中,更有高达90%前往英国执业。
“我们必须自行培养本地医生,实现医疗自主,也填补人力缺口。”

复旦医学教育享誉国际
沈桂贤指出,复旦大学是中国第一所西医医学院,源自鸦片战争后西医的引入,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其整合医学领域更为世界顶尖。
“我去年拜访复旦大学时得知,该校拥有约1万2000名学生,其中8000人为研究生。相比之下,砂拉越国立大学(UNIMAS)虽有约1万6000名学生,但研究生仅有2000人,显示我们在高等医学教育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他指出,目前大马仅承认中国两所大学的医学学位,即复旦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因此,未来复旦大学在美里所颁发的文凭也应获得大马医学理事会的承认。
研究带动就业与社会贡献
沈桂贤也分享自己担任马来西亚临床研究中心(Clinical Research Malaysia, CRM)董事期间的经验。自2013年以来,该中心已为马来西亚吸引超过15亿令吉研究投资,并创造了逾3000个就业机会,其中砂拉越的研究人员更连续3年获得“年度研究员”殊荣。
“例如南砂医院的Dr Boon,去年就带领27名研究助理,今年更扩展至40人,这些职位全是通过研究项目创造出来的,政府无需出一分钱。”

“这是砂迈向2030,实现高度自主的一大步。9年前我们连市政厅都没有,如今不仅拥有市政厅,还将迎来世界顶尖医学院的设立。”
他也风趣表示,即使讲稿是由他人准备,最终仍得自己即兴发挥,“否则真正的‘老板’就是写稿的人”。
沈桂贤最后感谢复旦大学中西医综合研究院、美里市政局与美砂集团(Imasa Dinasti)的合作,并呼吁社会各界一同支持砂拉越迈向教育与医疗发展的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