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罗勇工厂投产仪式在泰国正式举行,标志着长安汽车全球化进程的全面提速,这不仅是长安首个海外新能源整车工厂,也是央企首个海外新能源整车基地,更是中国技术出海的实践范本。
根据《南方日报》报道,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5月16日发布会上表示,“我们将坚持长期主义、本地主义,全力将罗勇工厂,打造为长安全球海外标杆。”
如今,中国汽车品牌从产品出海的初级阶段,已经发展至品牌出海、产业出海。此次长安汽车罗勇工厂正式投产,也象征长安汽车实现从产品出口到产业出海的全面跨越,走出了一条“三步走”的中国特色汽车出海路线图,为中国汽车品牌产业出海树立了新范本。未来三年,长安汽车还将在东南亚区域陆续投放12款全新新能源产品,让“科技长安”加速出海。
产品出海到产业出海 长安汽车全球化提速
一直以来中国汽车出海,面对的一个巨大的挑战是“水土不服”。如何将中国汽车产品转化为全球化标准,匹配当地市场的不同需求,成为进入一个全新市场的重点。
这也意味着,“因地制宜”的市场策略,强化本土化运营,成为中国汽车品牌走出国门,真正走向全球的关键所在。例如长安汽车本次正式投产的罗勇工厂,对于中国汽车如何在海外本土化运营,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
一直以来,东南亚市场是日系燃油车的天下,长安选择在泰国成功落子,需要拿出“真材实料”,才能在海外新兴市场撕开一个入口。
更为关键的是,强化本土化运营,需要一套全球化的制造标准,一批国际化的人才队伍,才能在泰国市场真正扎根。
在制造体系上,罗勇工厂打造长安海外CPS精益制造体系,围绕领导力、生产力、现场力建设,聚焦七大操作系统与六大关键一致流程的融合运用,突出长安汽车精益管理的“灵魂”。在技术研发上,依托长安CAPDS全球研发流程,罗勇工厂聚焦新能源、智能化、适应性开发及试验核心能力打造,面向整个东南亚及右舵区域的技术创新和产品优化,更适用于当地消费者。
长安汽车罗勇工厂的正式投产,不仅将助力长安汽车加快全球化发展,以泰国为起点走向全球,更探索从产品出海到产业出海的新路径,推动当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升级。
以罗勇工厂为根据地,长安汽车更设立东南亚、长安泰国销售、长安泰国零部件三家本地公司和本地化运营团队,在泰国本土化运营日趋成熟。

这也是为何长安汽车选择以“三步走”的战略,走出一条产品出口、品牌出海、产业出海“三步走”的中国特色汽车出海路线。
2023年,长安汽车启动全球化“海纳百川”计划,加速拓展中国区以外的五大区域市场,向世界一流汽车品牌迈进。
如今,长安汽车已基本完成海外五大区域布局,建立东南亚、欧洲、中东非洲、中南美、欧亚区域五大市场,推进区域分子公司和本地化营销能力建设,强化市场零售导向和产品竞争策略,精准配置商务资源。
如今,长安汽车产业链全球协同布局已初步形成。2025年4月,长安汽车零售总量达206047辆,同比增长5.2%,新能源4月零售71349辆,逆势上扬46.7%,长安启源、深蓝汽车、阿维塔三大数智电动品牌向新向上,领跑新能源汽车市场。长安汽车体现了产品出口、品牌出海、产业出海“三步走”的中国特色汽车出海路线,为中国汽车品牌产业出海、渝车出海树立新范本,彰显长安的央企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