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拾肆)》暨校釋、英譯系列成果發布會現場。 江鑫嫻 攝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拾肆)》暨校釋、英譯系列成果發布會現場。 江鑫嫻 攝

香港拍得珍貴資料 清華簡新錄三佚文 港大教授參譯叢書

Published at Jan 20, 2025 11:57 am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简称「清华简」)再出新研究成果。《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肆)》暨校释、英译系列成果发布会20日在清华大学举行。其中,《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肆)》共收录《成后》《昭后》《两中》三篇竹书,都是前所未见的佚文。其中,《成后》《昭后》两篇首次发现西周早期成王、昭王治政思想资料,《两中》篇则是迄今发现的夏启为「天下王」的最新资料。按照规划,清华简共计将出十六辑。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黄德宽透露,清华简的整理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全部整理工作将于2-3年内完成。
 据悉,清华简于2008年入藏于清华大学,总数近2,500枚,是目前已知战国竹简中数量最大的一批。其内容多为经、史、子类文献,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前所罕见的重大发现。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的师生团队以每年一辑的速度公布整理报告,并适时启动编纂《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和英译系列丛书,不断深化清华简的整理研究工作,促进清华简的海内外传播。
 
夏周治政思想珍贵资料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副教授石小力介绍,今次发布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肆)》由中西书局出版,其中《成后》《昭后》两篇原编联为一卷。成后即周成王,昭后即周昭王。两篇竹书都属于训典类文献,多用古语,涉及西周早期史事以及成王、昭王的治国理念,是在楚地传抄的亡佚已久的重要历史文献。两篇简文虽然叙述角度不同,但内容颇有关联,反映了成王、昭王的治政理念,与《尚书》等传世文献以及金文、简帛有关资料可相互印证,丰富了人们对成王、昭王时期王朝政治的认识,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两中》则为长篇竹书,原有竹简88支,现存87支。简文假托圭中、祥中与夏启的对话,来阐发作者的治国理政思想。简文涉及夏朝初期的历史传说和上古政治思想等内容,对于研究战国时期的政治思想、夏朝的早期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通俗解读清华简 有助文化传承

发布会还发布了《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第一辑(1~4卷)。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副教授程浩表示,该丛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计划共出版18卷。《校释》收录已整理公布的全部清华简,根据最新研究进展对释文进行全面校订和注释,并将艰涩难懂的战国竹书翻译成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向广大读者进行普及推广。《校释》还首次公布简文红外图版,附于各卷正文之后,供专业研究学者参考。

清华大学原副校长谢维和表示,今次发布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肆)》及校释、英译系列成果,在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清华大学会继续加强清华简的整理研究工作,充分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为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作出清华贡献。

先秦湮灭文字考释耗时

清华简成册于战国中期偏晚,全书以楚文字书写。秦统一六国后书同文,楚文字便消亡在历史长河之中。后世只能在出土的楚青铜器、竹木简册上得以一窥其貌。因此借助清华简上的大量楚文字并进行研究,有助于解决楚文字识别疑难。「清华简作为战国楚地抄本,多篇文献是当时楚人撰写的,反映了战国时代楚地语言文字发展和使用的实际面貌。」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黄德宽教授此前撰文表示,这些文本文献不仅为解决楚文字乃至整个古文字疑难问题提供了契机,而且大量新发现的语言文字现象,对汉语史、汉字史研究都很有价值。

据悉,清华简中有一篇被认为是楚国人撰写的重要文献——《楚居》。从楚国先祖季连的转辗南迁,到第一代君主熊绎的筚路蓝缕,再到楚庄王问鼎中原后的积极改革,《楚居》详细记录了楚国起源及历代楚君居地,为楚国历史地理研究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也展现出华夏文明强大的向心力。

黄德宽表示,清华简是战国时期楚国人所写,其中有些字没有流传下来,有的字形是首次出现,即便将一些字辨识出来,其字义的理解也需要下大工夫去研究,因为这些竹简文献只有极少数可与传世文献对照参证。因此,「考字释词」耗费巨大精力,把字词探究清楚了,做到文通字顺,才能真正了解文献记载了什么内容,进而判断其价值。清华简反映了战国时代楚地语言文字发展和使用的实际面貌。这些文本文献为解决楚文字乃至整个古文字疑难问题提供了契机。

另据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副主任刘国忠教授此前介绍,由于这批简在秦之前就被埋入地下,未经「焚书坑儒」影响,所以能够最大限度地展现先秦古籍的原貌。
 
港大教授参译 英译本计划出版18卷


清华简还有中英校释对照「读本」。在20日的发布会上,《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研究与英译系列丛书第2卷、第3卷、第6卷发布。其中,第3卷《伊尹诸篇》由香港大学教授周博群着译。据悉,该丛书计划出版18卷,每卷都会介绍学界最新研究情况,并由出土文献研究领域专家对简文进行注释、翻译,将清华简原文、隶定文字、现代汉字和英文一并呈现。


据了解,《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研究与英译系列丛书由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黄德宽教授组建的中方团队,与美国芝加哥大学顾立雅中国古文字学中心主任夏含夷教授组建的翻译团队合作完成,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各卷收录的文献将遵循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著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中的排序。



今次发布的丛书第3卷收录了被称为「伊尹五篇」的《赤鸠之集汤之屋》《尹至》《尹诰》《汤在啻门》《汤处于汤丘》,以及《殷高宗问于三寿》,都与商王及其名臣相关,香港大学中文学院教授周博群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思想史、科技史、出土文献等领域,尤其注重古代技术对哲学思维的影响。

第2卷收录了《说命》《金縢》《摄命》《厚父》等与《尚书》相关的文献,由美国的夏含夷教授着译。第6卷收录《郑武夫人规孺子》《郑文公问太伯》《子犯子余》《晋文公入于晋》《赵简子》和《子仪》,由来自荷兰的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副教授武致知著译。

为确保质量,英译团队成员定期开会讨论和审查彼此的工作,最后的文稿经过国际同行专家严格评审。目前,丛书后续篇卷的撰写和翻译工作已全面展开。武致知在发布会上透露,该丛书已出版1、2、3、6卷,第7卷已送审,第4、5、8、9卷正在翻译、撰写,第10-13、16卷也在翻译中。会参考《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等相关研究新成果不断完善翻译。

另外,《走近清华简(增补版)》英文版同期发布。《走近清华简(增补版)》(刘国忠着)是第一部关于清华简的普及性学术著作,对清华简进行了全方位介绍,其英文翻译由武汉大学游长松教授带领的翻译团队历时四年完成。


相关专家表示,英译系列成果的陆续出版,将为海内外学界了解、利用清华简提供有利帮助,并扩大清华简及中国出土文献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话你知】「清华简」系校友从香港拍得

2008年,在清华大学教授、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李学勤先生(已故)的积极努力下,清华大学得以从香港文物市场抢救收藏一批珍贵的竹简文献,即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简称「清华简」)。通过AMS碳14年代测定,这批竹简的时代约在公元前305±30年左右,属于战国中期偏晚。由于它们是被盗掘的,出土时间和地点已无从得知。 

据清理后统计,清华简中整简所占的比例很大,而且简上一般都有文字。简的形制多种多样,其长度从10厘米到47.9厘米不等,平均厚度仅为1毫米。简上的墨书文字出于不同书手,风格不尽一致,大多精整清晰。根据已经整理并公布的资料显示,清华简内容颇为丰富,其内容多为经、史、子类文献,涉算数、哲学、礼乐、节气与医药等诸多内容,堪称先秦楚国的百科全书。 



Author

KHO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