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邦江17日讯)斯木省华总会长兼成邦江中华总商会会长拿督吴标生严厉批评,马来西亚在“人才政策”方面长期存在严重失误,导致本国沦为“为他国培养人才的工厂”。
他指出,国家投入大量教育资源与纳税人资金培养人才,但许多优秀学子毕业后,却因国内发展机会匮乏、薪资水平偏低及政策不公等因素,最终选择赴海外就业,为他国经济做出贡献。
“我们以纳税人的血汗钱培养出医生、工程师、科技精英,结果他们却为新加坡、澳纽、欧美及中东等国家贡献GDP。反观马来西亚自身,却因人才流失而面临医院医生短缺、工业界缺乏工程师、企业难觅专业人才的困境——这是何等荒谬的局面?”
他直言,问题的根源在于制度不公与政策短视:
- 升学与奖学金机会并非完全以实力为依据,而是优先考虑种族因素,导致许多真正优秀的人才被边缘化。
- 职场晋升机制也存在类似问题,能力并非唯一标准,背景与身份往往影响升迁,令众多年轻人感到失望。
- 国内薪资待遇与国外差距显著,例如在新加坡,起薪可达马来西亚的两倍甚至三倍。
- 科研与创新环境发展滞后,人才在本地难以充分发挥潜力。
吴标生强调,这些问题已严重损害马来西亚的国际形象,甚至连美国也对此表示关切。
他说,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于7月19日透露,在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会谈时,美方曾暗示,若马来西亚能减少对特定族群的偏袒,美国可能下调关税。这一事例表明,不公政策不仅导致人才外流,更直接影响了国家的国际形象与经济利益。
“当外国领导人都提出提醒时,我们更应深刻反思:现行制度究竟是在保护国家,还是在摧毁我们的未来?”
他感慨,马来西亚如今已陷入“输入廉价外劳,输出高端人才”的恶性循环,国家战略存在严重偏差。若政府继续无所作为,不仅医疗体系可能面临崩溃,工业升级受阻,国家治理也恐因人才流失而陷入危机。
吴标生提出三项紧急应对措施:
1. 全面改革教育及人才政策,废除不公与种族优先的制度。
2. 提高专业人才的待遇,以留住本地精英。
3. 制定“海外人才回流计划”,积极吸引已流失的人才回归。
“不应再空谈‘爱国就应留下’的口号。若没有公平、机会与前景,年轻人凭什么留下?政府必须向人民明确回答:我们辛苦培养的人才,究竟是为马来西亚所用,还是继续拱手让予他国?”吴标生最后质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