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数字化融合“福”文化
Published at Jun 12, 2023 09:27 am
青年兴则民族兴,技能强则国家强。7日至9日,由中国总工会、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职工技术协会、福建省总工会、福州市人民政府承办,福州市总工会协办的“全国职工数字化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决赛”,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拉开战幕。来自中国各地的32 支代表队、近300 名参赛选手将展开激烈角逐。
这是中国总工会首次举办全国职工数字化应用技术技能大赛,也是中国总工会首次在福建举办全国性的职工技能大赛。
技创未来:
激战数字技能领域
“以技能竞赛为驱动,培养和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民族长远发展大计,意义重大,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大赛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说。
本次大赛决赛规格水平高、覆盖范围广、赛事工种新,围绕数字技能应用领域职工需求,涵盖数字模拟、人工智能、物联网控制等多个数字技能领域,设置焊接设备操作工——机器人、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员、无人机操作员等3个决赛工种。
焊接设备操作工—机器人该工种的竞赛是中国首次机器人焊接的一类竞赛。
据介绍,焊接在制造工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到火箭、飞机、汽车,小到电脑、手机、芯片都离不开焊接技术的应用。中国从事焊接工作的技能人才超过30万人,近年来均往焊接机器人操作技能人才方向培养。
焊接设备操作工—机器人竞赛既要求有高超的焊接技能,又需要有数字化的思维,因此对选手的要求非常综合,既要会用传统手工焊接工具,更要用好新时代数字化焊接工具。具有较高的技能要求。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员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对建筑的数据化、信息化模型整合,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作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为设计团队以及包括建筑、运营单位在内的各方建设主体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个人实操的比赛中,采用主观题的形式,主要考核选手在土建、机电和幕墙专业模型的创建及相关应用水平。
团体实操技能比赛,则需要手在实际项目应用中的BIM技术能力的基础上,与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分工协作,共同完成项目任务,以确保团队间的协调与配合。
无人机操作员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成熟,利用无人机完成一些人类难以完成的高难险和有毒有害工作成为可能,通过无人机可以进行植保、测绘、摄影、高压线缆和农林巡视,在物流等领
域也拥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本次无人机大赛经过对以往诸多领域的多项无人机赛事进行调研,结合技能应用和技术创新,以国家职业资格三级(高级工)的技能要求为基础,科目设置主要根据近年来无人机在各行业的应用进行设计。无人机操作员是通过远程控制设备,操控无人机完成既定飞行任务的人员。
以赛促学:
展现技能人才风采
“掌握技能是广大青年立身立业之本,是国家未来发展之源。加快开发广大青年的职业技能,是充分发挥我国人力人才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重要举措。”大赛主办方相关负责人指出。
此次大赛决赛的主题为“提升数字技能,更好发挥主力军作用”,旨在充分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在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方面的积极作用,以赛促学、以赛促训,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推动培养更多数字领域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引导广大产业工人立足岗位、勤学苦练、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据介绍,这场赛事不仅是一次以赛促训的“大比拼”,更是一个高手过招的“竞技场”、全国技能人才的交流盛会。参赛的32支代表队、近300名选手,均是来自中国各地数字领域的高技能人才,他们将在决赛中以良好的心理素养、过硬的操作技能,展示真功,用高超的数字素养与技能水平,诠释“匠心”,通过大赛的舞台,互学互鉴,展现新时代数字技能人才的风采,对推进数字技能在职业领域的普及和运用将起到积极示范作用。
充分调动:
同步举行线上比武
据悉,此次大赛由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两部分组成,均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为基础,按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高级工)的技能要求实施。
比赛试题由大赛技术委员会专家组命制,理论考试采取闭卷、机考方式进行。决赛成绩理论、实操权重设定为3∶7。
为进一步体现数字化办赛宗旨,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线上参赛积极性,努力提升全国职工数字技能水平,决赛期间,同步举办线上比武,包含焊接设备操作工—机器人、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员两个工种的比赛。焊接设备操作工实操线上比武的参赛选手,可在线沉浸式体验虚拟搭建的操作场景;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员实操线上比武使用的系统,有强大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且具备完善的防作弊功能。
大赛决赛设个人奖、团体奖和组织奖。获得各工种前3名并符合推荐条件的选手,将由选手所在省(区、市)总工会在次年按程序申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各工种前20名的选手,经核准后将获得奖励;获得单项和团体总分前三名的代表队,获颁本届大赛名次奖牌(杯);获得第4至第10名的代表队,获颁本届大赛优胜奖牌;在本届大赛线上线下组织和承办、协办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获颁荣誉证书。
精心筹备:
融合展示“福”文化
本次大赛决赛是福州近年来承办的规格最高、单项规模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职业技能大赛。
“为了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办好本次大赛决赛,在福建省委、省政府和省总工会的指导支持下,福州市在组织、宣传、服务、保障等方面精心筹备,突出赛事全过程数字化、融合展示‘福’文化、打造‘礼遇工匠’品牌,力争呈现一场数字化应用领域精英角逐比拼、全方位展示‘数字福州’建设成果。”福州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福州启动数字工匠培养计划,更好地助力技术工人适配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需求,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福州市总工会牵头指导福州市数字经济领域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组织开展福州市职工数字产业专项竞赛等多项赛事。
在承办此次大赛决赛的过程中,福州立足自身的探索和实践,体现“福州水平”、打造“福州品牌”、贡献“福州经验”。在赛事设置上,打破传统竞赛线下竞技的特点,所有参赛选手可在不同地点和赛场,依托互联网实现同步在线比拼,使劳动技能竞赛本身更有数字特色。这种“互联网+竞赛”“云竞赛”等一系列符合数字经济发展的劳动技能竞赛新模式,也是福州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出来的新路径。
福州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强调,福州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进一步激活完善产业工人的学习教育体系和技能竞赛体系,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扩大技能技术人才队伍规模,在弘扬工匠精神的氛围中,激励一线技术人才发掘自身潜力和创造力,推动“数字经济”和“匠人匠心”融合发展,以数字变革引领全面转型,为推动数字经济更好赋能实体、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李晖/文大赛主办方供图)
2023 年第24 期
Author
KHO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全程数字化融合“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