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机场架起对外开放空中桥梁
Published at Jan 19, 2020 07:46 am
福州长乐国际机场是全国首座完全由地方投资的大型现代化国际机场,架起了福州对外开放的空中桥梁。这座机场在上世纪90年代初能够顺利上马,离不开习总书记超前的战略思维以及他付出的努力。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延续习总书记的工作思路和战略构想,牢记嘱托,将福州机场建设为海丝门户枢纽机场,构建高层次开放平台,融入滨海新城建设,助推福州开放的大门越打越开。
故事回顾
“1990年,习书记到福州市工作后,认为福州空港交通问题是直接影响对外开放的屏障,外商外资进不来,国内物资出不去,人员往来不方便。他经过周密思考,下决心解决机场问题,并于1991年初提出建设福州现代化大型机场的思路。于是,以‘马上就办’的精神,在1991年8月正式提出由地方筹资建设新机场的立项报告。这个方案得到国家民航局和国家计委的支持,于1992年6月3日获得批准,当即着手成立筹备小组(指挥部),迅速开展筹备工作,很快于1993年元旦在长乐漳港工地举行开工奠基仪式。经过4年多努力,于1997年6月23日正式通航。福州机场从构想、策划到机构建立、班子人选再到设计规划、资金筹措、开工兴建等等,都是习书记亲自决策把关。按照他提出年吞吐量650万人次的规模,参照新加坡樟宜现代化机场的设备,保证机场使用20年不落后。”
——摘自《习近平在福州》采访实录
现场点击
20日上午,福州机场宽敞的新国内值机大厅内,自助值机设备一字排开,乘坐国内航班的旅客在值机设备上操作,柜台前不再排长龙,乘机更轻松惬意。
新国内值机大厅是去年底机场二轮扩能后增加的,通过向东和向北扩建主楼、向南向北扩建指廊,航站楼面积增加7.9万平方米,达到21.6万平方米,增加了32台自助值机设备及两组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智慧安检通道。“现在的航站楼,从布局到流程处处充满了人文气息,自助设备的体验也很好,国际范十足。”旅客陈先生说。
据了解,2015年,福州机场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万人次;2018年,福州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1439万人次。从2009年至2018年,福州机场旅客吞吐量年平均增速达到11.4%。按照总书记当年提出的“一次设计,分次施工”的建设方略,福州机场先后于2012年、2015年启动两轮扩能改造,年旅客保障能力由1300万人次提升至2500万人次。
福州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工可的专家评审会17日结束,二期扩建将按照近期2030年旅客吞吐量36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5万吨、飞机起降28万架次的规模进行设计,建成后福州机场将跨入“双跑道、双航站楼”时代。
接续奋斗
“福州机场作为习总书记当年亲自关怀和推动的重要工程,其发展战略定位和工程建设理念与北京大兴机场一脉相承。组织学习采访实录后,机场人倍感自豪和光荣!”元翔福州空港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刘玉海振奋地表示。
如今的福州机场,已成为中国东南沿海最繁忙的机场之一,也是“一带一路”重要门户枢纽机场,现有国内外航线116条,每天飞机起降300多架次,实现了总书记当年对福州机场提出的“展示八闽文化之窗”的殷切期望和嘱托。
刘玉海表示,未来几年是福州机场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元翔福州空港将继续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和指导下,积极响应总书记当年提出的东进南下发展战略,加速融入滨海新城建设,按照“强化安全、聚焦人文、运建并进、瓶颈突破、提速发展”的工作主线,为把福州机场建设成国际最佳机场而努力奋斗。
Author
newsroom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福州机场架起对外开放空中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