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見”貴州人文交流活動 29汶中代表赴華參盛

Published at Aug 19, 2024 01:15 pm

(本报19日讯)2024年中国-东盟国际研究网络数据洞察暨“桥见”贵州东盟青年人文交流活动将于今年8月20日在中国贵州省贵阳市举办,汶莱中华中学29名师生代表受邀出席参盛。
该代表团领队是张清赋、康元僖及杨梅杰3位老师,团员是林子瑜、许子莹、林以诺、陈雅琳、张鑫宜、黄彩瑛、郑棋榕、刘汶汉、林峻立、黄嘉欣、邱亦佳、奚天金、陈予婕、李永田、池惠欣、陈韵天、莱苇娜、李欣兹、钟锦涛、柯智勇、符方文、林靖诚、黄宏昊、陈慧雯、柯爱芳及爱妮等26位学生。
这是该校今年第4批次赴华交流的师生代表团,也是出席人数最多的一支队伍。他们于今日(18日)由汶莱国际机场出发,经停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后,20日当天乘坐高铁奔赴贵阳。
此次交流活动主题为:“桥见”贵州、智汇东盟。是项活动由贵州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安顺学院和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承办单位;协办单位是贵州理工学院;支持单位为国际高等教育咨询公司(QS)。
据悉,为助力贵州省各级各类学校与东盟国家学校间人文交流发展,打通学校间国际学术交流、科研交流及师生交流渠道,助推该省与东盟国际教育多领域合作,贵州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将于今年8月20日至8月2 6日邀请国际师生来黔参加交流活动,旨在通过以贵州的世界级工程大桥为注脚,让国际师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贵州省人文、经济、社会及教育等领域的发展。目前,有来自汶莱、马来西亚、泰国、越南、新加坡及缅甸等6国107名国际师生代表参加活动。
该活动主要内容有:(一)“桥见”贵州风采,共享发展成果。组织参观坝陵河桥梁博物馆,了解贵州桥梁发展历程和贵州桥梁建设的创新型技术成就以及贵州丰富的自然资源,展示贵州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二)参加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助力贵州省国际教育合作。通过参加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相关论坛,搭建国际师生交流渠道,助推贵州省国际教育多领域合作,让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愿意来贵州留学、进修,赋能该省高校国际招生通道。(三)感受多彩非遗,体验多彩贵州。参观高校非遗中心,体验贵州多彩非遗技艺,领略各民族多彩的文化魅力。
其中,各国参营的营员们将会与贵阳市民举办“贵阳路边音乐会•青春丝路”东盟教育周专场活动;参观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会址及青少年艺术教育成果展;参加2024年中国-东盟国际研究网络数据洞察暨“桥见”贵州东盟青年人文交流活动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活动;前往青岩古镇,感受黔城古韵,体会时光中的贵州;参访黔南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贵州理工学院及贵州财经职业学院等3所高校,体验特色课程,感受贵州高校的现代式教育发展成果;参观贵州省博物馆(或贵州省地质博物馆),感受贵州人文璀璨;前往坝陵河桥梁博物馆,了解贵州世界级桥梁工程的历程和贵州桥梁建设的创新型技术成就;参加坝陵河大桥研学课程,通过搭建迷你桥梁,了解贵州桥梁工程背后的科学及美学设计等知识。
汶中代表团赴华前,该校许月兰校长为29名师生壮行时表示,通过本次开展的2024年中国-东盟国际研究网络数据洞察暨“桥见”贵州东盟青年人文交流活动,大家不仅结识到更多的国际朋友,增长见识,还将自身良好的一面带出国门,向世界展示汶莱青少年的活力风采。
她披露,贵州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举办上述活动,不仅为该校师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跨文化能力风采、交流跨文化教学经验的平台,也为各国青少年提供接触贵州的窗口和自我展示的舞台。相信在未来,这样的活动将为世界各地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贡献力量。
同时,许校长还鼓励该校参营的学生不断丰富自己的阅历,努力成长为拥有国际化视野、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当今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
据了解,贵州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GEAIE)是在贵州省委省政府要求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背景下,为促进贵州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而成立的社会组织,现有单位会员及个人会员 180个,是教育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常务理事单位,也是贵州省四星级社会组织。
该协会在贵州省教育厅领导下,接受贵州省民政厅的管理和监督。自2013年12月获批成立以来,协会不断加强核心能力建设、品牌建设和组织建设,科学规划发展,按照章程业务范围,积极开展了多领域、多层次的活动和项目,为助力该省教育对外开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该协会工作的宗旨是积极发挥在国际交流中灵活性、广泛性优势,指导、协调贵州省范围内教育国际交流事务,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配合贵州“科教兴黔”战略和“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活动,积极推动贵州教育界同各国(地区)教育界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Author

Han Yin Kong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