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港22日讯)印度尼西亚的泥炭地正面临开发与林火的双重威胁,流失速度正在加快。南苏门答腊省的村民正努力保护泥炭地,尽力守住当地生态与全球气候安全的最后防线。
泥炭地(peatland)是一种介于水域与陆地之间的湿地生态系统,由大量未完全分解的植物残体层层堆积而成,富含有机质,是全球重要的碳储存地。尽管泥炭地仅覆盖全球约3%的土地面积,却储存了约44%的土壤碳,对减缓气候变暖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泥炭地也被称为“地球之肺”。
印尼拥有全球最大的热带地区泥炭地,但印尼这一重要生态系统长期遭到人为干预。泥炭地常被排干水分以供农业开发,破坏了湿地赖以维系的天然蓄水功能,导致生态失衡。排水后的泥炭也极易燃烧,火势不仅蔓延迅速,也可能随时复燃,令林火风险激增。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泥炭地是印尼2015年灾难性林火的主要原因。当年的林火区域相当于峇厘岛的4.5倍,造成约161亿美元(约207亿新元)经济损失,占印尼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约2%。
尽管如此,泥炭地开发仍在继续。2023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印尼仅有18.4%的泥炭地仍处于“未受干扰”状态,其余大片区域已被改成棕榈树或木材种植园。
环保人士普拉伦萨对南苏门答腊省Lebung Itam村周边大片泥炭地的命运深感忧虑。一家声称已获得土地使用权的公司已在村子附近挖掘沟渠,准备排水种植棕榈树。
普拉伦萨说:“我们抗议……我们告诉他们这里是社区管理的区域。据他们所说,他们已经拥有这片土地的权利。”

印尼南苏门答腊省Lebung Itam村的村民正在查看一条穿越泥炭地森林、通往种植园的人工沟渠。 附近的Bangsal村被泥炭地种植园包围,几乎每年都会发生林火。村民在泥炭地放养水牛和在湿地捕捞河鲜,如今不仅水牛活动空间受限,鱼类资源也因隔水墙与化肥及除草剂污染而锐减,生计严重受到影响。
泥炭地保护组织Pantau Gambut指出,印尼的泥炭地监管和执法薄弱,导致违规开发屡禁不止。
为了保护家园,两村居民联合向三家在泥炭地附近经营木材种植园的企业提起诉讼,要求企业为林火造成的健康、经济与社会影响承担法律责任。然而,当地法院以原告“无起诉资格”为由驳回诉讼。
尽管诉讼受挫,原告团体已表示将提出上诉。当地村民也积极向地方政府争取将剩余泥炭地列为保护区域,以守护他们世代依赖的家园。
泥炭地(peatland)是一种介于水域与陆地之间的湿地生态系统,由大量未完全分解的植物残体层层堆积而成,富含有机质,是全球重要的碳储存地。尽管泥炭地仅覆盖全球约3%的土地面积,却储存了约44%的土壤碳,对减缓气候变暖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泥炭地也被称为“地球之肺”。
印尼拥有全球最大的热带地区泥炭地,但印尼这一重要生态系统长期遭到人为干预。泥炭地常被排干水分以供农业开发,破坏了湿地赖以维系的天然蓄水功能,导致生态失衡。排水后的泥炭也极易燃烧,火势不仅蔓延迅速,也可能随时复燃,令林火风险激增。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泥炭地是印尼2015年灾难性林火的主要原因。当年的林火区域相当于峇厘岛的4.5倍,造成约161亿美元(约207亿新元)经济损失,占印尼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约2%。
尽管如此,泥炭地开发仍在继续。2023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印尼仅有18.4%的泥炭地仍处于“未受干扰”状态,其余大片区域已被改成棕榈树或木材种植园。
环保人士普拉伦萨对南苏门答腊省Lebung Itam村周边大片泥炭地的命运深感忧虑。一家声称已获得土地使用权的公司已在村子附近挖掘沟渠,准备排水种植棕榈树。
普拉伦萨说:“我们抗议……我们告诉他们这里是社区管理的区域。据他们所说,他们已经拥有这片土地的权利。”

泥炭地保护组织Pantau Gambut指出,印尼的泥炭地监管和执法薄弱,导致违规开发屡禁不止。
为了保护家园,两村居民联合向三家在泥炭地附近经营木材种植园的企业提起诉讼,要求企业为林火造成的健康、经济与社会影响承担法律责任。然而,当地法院以原告“无起诉资格”为由驳回诉讼。
尽管诉讼受挫,原告团体已表示将提出上诉。当地村民也积极向地方政府争取将剩余泥炭地列为保护区域,以守护他们世代依赖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