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黎世马总公司普通险部门首席风险官兼可持续风险负责人黄爱萍。
苏黎世马总公司普通险部门首席风险官兼可持续风险负责人黄爱萍。

苏黎世发布气候风险应对蓝图 倡导打造更具韧性的未来社会

Published at May 16, 2025 10:40 am
(吉隆坡16日讯) 苏黎世保险集团(Zurich)发布最新报告《气候风险:在更动荡的世界中建设韧性的战略》,呼吁各方协同行动,应对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带来的日益严重的威胁。报告指出这些灾害所造成的成本不断攀升,强调保险业的重要角色,并向政策制定者提出建议,以打造具韧性的社会与经济体系。

根据国际商会数据,过去十年,飓风、洪水和野火等极端天气事件造成了大约2万亿美元的经济损失。随着气候变化趋势加剧,例如气温波动、海平面上升和降雨模式变化,这类灾害的频率与强度预计还将持续增加。

苏黎世保险集团EMEA区首席执行官兼银行分销负责人艾莉森马丁(Alison Martin)表示,保险业在增强社会应对物理气候风险方面具备独特优势。然而,要解决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不断上升的经济代价,必须采取集体且迅速的应对措施。我们的报告提供了一套路线图,指引政府、保险公司与社区协作应对气候来的挑战。

保险在协助家庭、企业和政府从自然灾害中恢复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但现实是,随着损失的不断扩大,保险覆盖却未能同步增长,导致越来越多的家庭和企业处于保险不足或完全未投保的状态。

对此,苏黎世呼吁采取新的应对模式,聚焦于风险预防与保险覆盖的扩大,以更好地保护社区和企业。保险业不仅能提供风险管理的专业洞察力和能力,还可透过降低资本流动的风险,助力筹集建设气候韧性基础设施所需的资金,从而提升整体保障水平。

苏黎世马来西亚总公司普通险部门首席风险官兼可持续风险负责人黄爱萍(Teresa Wong)指出,全球与气候相关的灾害日趋频繁和剧烈,我们必须重新定义保险与伊斯兰保险的角色,不仅限于传统的风险转移。虽然财务保护仍是核心,但更应重视风险预防、减缓及提升社会韧性的策略。

她进一步指出,苏黎世马来西亚的气候韧性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在面对气候灾害时毫无准备,其中许多人将财务负担视为主要障碍。因此,作为保险业者,我们应发挥风险专业能力,不仅协助客户与社区从灾害中复原,更要协助他们建立长期适应能力。在气候风险不断加剧的今天,提升韧性已成为确保保障持续可得的关键。”

然而,仅靠保险业无法独自应对所有挑战。报告呼吁公私部门协力合作,并向政策制定者提出三项关键建议:

投资于风险预防与减缓
政府应正式承诺加强国家气候韧性战略,推行更严格的建筑规范与城市规划政策,包括在国家发展规划中纳入气候韧性目标,设立气候能力中心,以及更有效地运用科技、数据分析与科学研究成果。

通过政策支持,提升保险的可及性与可负担性
政府可提升公众对极端天气风险的认知,并提供激励措施,鼓励家庭与企业购买适当保险。同时,建立支持性的监管环境,以维持市场容量,吸引更多参与者,推动竞争与创新,扩展民众的保险选择。

建立公私合作的风险共担机制,为气候韧性融资筹措资源
例如“混合融资”(blended finance)与(再)保险资金池等创新机制,有助于资源共享与风险分摊,提高保障可负担性,并防止“保险荒漠”(insurance deserts)的出现。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将在高风险地区尤为重要,有助于提升保险的可达性和包容性。

苏黎世集团表示,将继续携手全球各地的利益相关方,共同推动建设更具韧性的未来,使社会与经济即便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风险,也能持续繁荣发展。

Author

联合日报newsroom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