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交流互鉴友谊生生不息
Published at Jul 31, 2023 09:18 am
26 日,“五洲聚福”福州市对外文化交流分享会顺利举行,现场精彩纷呈,嘉宾主题发言、在榕外国友人访谈、中西文化交融演出等轮番上演,进一步推动福州对外文化交流和民间合作,打响闽都文化国际品牌。
感人至深的鼓岭故事,见证了中美民间友好交流的悠久历史。主题发言环节,华东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林轶南分享了他和团队帮助来自美国的“鼓岭之友”寻访亲人故友、寻找尘封的鼓岭往事的感人故事。几年来,这个团队坚持不懈地寻找与鼓岭有着不解之缘的美国人士或他们的后人,尘封在档案里的一段段历史逐步变成一个个鲜活故事。
“可以通过在福州建立全国第一个来华外侨影像数据库,在互联网设置外侨寻根入口,以及建立专家库、发动民间力量、搜集档案等方式,让鼓岭故事走得更远,让中美人民友谊生生不息。”林轶南说。
如何讲好福州故事,推动中欧文化交流?欧洲华文电视台台长林朱庆认为,面对全球性的挑战,海外华文媒体要着力构建独特的视角,在通俗化、大众化上狠下功夫,在“润物无声、春风化雨”上做足文章,让中国故事的传播更加可感、可知、可信。同时,创新对外宣传方式,努力提升国际舆论引导力、外宣内容建设力、媒体融合发展力、前沿技术应用力和媒介资源整合力。
“船政见证了中法近代交往史,可以进一步加深研究和史料挖掘,通过船政文化基因工程、船政之友等活动,与曾经参与船政建设的法国工程师、工人以及相关的外交人员的后裔取得联系,建立与相关城市、工厂的联络,增强互动交流。”福建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马尾船政文化研究会会长陈悦说。
在福州市“打造闽都文化国际品牌”指挥部副指挥长张萍看来,福州和琉球的交往渊源深厚,加强“闽都文化对琉球文化”的影响研究,保护好、传承好两地的中琉文化元素,讲好福州与琉球的故事,意义重大。“福州琉球相关史遗较多,可根据历史脉络串联起来,尽量让文物活起来,可亲、可见。”张萍建议。
“向海外传播中国音乐文化,音乐人的创新是关键,国际性赛事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福州与东南亚的文化交流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中国文化大使、闽南语歌后陈飞说,近年来,福州通过发布《福州音乐地图》、举办福州情歌赛等活动,把有福之州唱给世界听,极大促进了福州和东南亚国家的音乐文化交流。
千年魅力绽放,闽都文化生辉,作为福州对外交流最闪亮的名片,如何进一步扩大闽都文化国际品牌的对外影响力?
“闽都文化在东西方文化交融的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留下了中华文化发展和传播的独特轨迹。”闽都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林山说。华人头条创始人、董事长黄其旺认为,加大闽都文化国际品牌对外传播,既要“沉进”福州,又要“跳出福州看福州”,站在世界文化的制高点上,发现闽都文化的全球传播价值,还要凸显闽都文化开放包容的特性,善用海外侨胞力量,通过文化名人的加持,推动闽都文化走向世界。
交流分享会现场,在榕意大利艺术家弗朗西斯科·令壬、福州荣誉市民阿拉丁分别分享了各自与福州的美好故事,畅谈福州印象。
来自土耳其的阿拉丁是福州的“洋女婿”,已经在福州生活了28 年,一直在努力推广闽都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他希望有更多的外国人来到这里。“对我来说,福州就是离不开的家。”阿拉丁说。
弗朗西斯科·令壬也十分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并于3年前在福州高盖山附近开了一间艺术工作室。“我特别喜欢福州,这里的漆艺、闽剧、茉莉花茶、美食等深深地吸引了我,我经常向朋友们介绍福州。”弗朗西斯科·令壬说。
此外,现场穿插上演的小提琴演奏+书法表演《大道不孤,众行致远》、歌曲《梦中的鼓岭》、武术《咏春拳之龙的传人》、闽剧小调《牡丹亭》选段、歌曲《星辰大海启新程》等节目,让在场观众沉浸在中外文化交融的魅力中,回味无穷。
(赵昕玥/文陈暖/图)
2023 年第31 期
Author
KHO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文明交流互鉴友谊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