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漢語橋”訪華團 汶中行政領導收穫豐
Published at Jul 02, 2023 12:23 pm
(本报斯市2日讯)2023年“汉语桥”教育工作者访华团暨首届“锦绣中华•海外华校乐山行”活动日前圆满落幕,汶莱中华中学许月兰校长和陈美典助理校长2人结束参访考察行程,平安返回汶莱。该校2位行政领导所获颇丰,不虚此行。
今年6月19日至25日,2023年“汉语桥”教育工作者访华团暨首届“锦绣中华•海外华校乐山行”活动在中国四川省乐山市举办,汶中许月兰校长及陈美典助理校长2人受邀出席。
据悉,这是四川省各校与海外华文学校自2022年11月签订友好结对协议以来,首次联合举办的联络交流活动,旨在建立友校沟通机制、文化交流平台、线上线下并举等方面积极探索,达致互学互鉴、形成共识的效果,进而有效地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地域特色文化。
来自印尼、新加坡、汶莱和菲律宾等华教机构负责人 11人出席了此次的活动。除许月兰及陈美典2位汶莱代表外,另有9位代表分别是郑洁珊(印尼华文教育联合总会主席)、吴少冰(印尼华文教育联合总会秘书)、苏先源(印尼东爪哇华文教育统筹机构主席)、张玲玲(印尼东爪哇华文教育统筹机构副主席兼印尼泗水小太阳三语学校教务主任)、李月芳(印尼泗水小太阳三语学校小学校长)、魏素琴(印尼吉祥山基金会文教部主任助理)、钟裕宏(印尼西加里曼丹山口洋市华文教师联谊会主席),孙雯莉(新加坡金日教育产业集团总监)及蔡景选(菲律宾计顺市菲华中学副校长)。
6月20日,上述活动开幕式在乐山师范学院图书馆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乐山市委常委、乐山海外联谊会会长席代金,乐山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刘进,市经济合作和外事局、市教育局、区县海外联谊会,以及来自印尼、新加坡、汶莱和菲律宾等结对学校11位代表出席了开幕式。
席代金在致辞中表示,乐山创新实施“寻根中华•天府华教云课堂”网络授课,同时高质量承办了多期中华文化大乐园、中国寻根之旅、“亲情中华•美丽四川”、华文教育实景课堂等国家级、省级品牌交流活动,是全省首个华文教育示范基地。席代金希望各方以本次“汉语桥”活动和相关合作协议签署为新的起点,扎实做好外派教师、学校友好结对、品牌交流等工作,积极回应支持海外华校的需求,在共同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外友好等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乐山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刘进指出,乐山师范学院秉承该校教师教育传统,赓续武汉大学高等教育文脉,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诞生,迎着新世纪的朝阳成长,踏着新时代的步伐壮大。学校高度重视汉语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多次承办和参与华文教育活动,在泰国、老挝等国家建立了海外汉语教育基地,向海外派遣了多批高素质的汉语师生志愿者,充分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浓郁的地方人文底蕴。刘进还希望中外各方加强华文教育领域的共商合作,共同传播新时代中国好声音,促进民心相通,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努力。
开幕式后,中外嘉宾参加了中外教育工作者座谈会。中外嘉宾就各方校情、社团、课程等情况进行了交流,大家希望通过此次座谈,进一步深化合作,增强文化交流力度。
21日下午,这11位考察团一行在乐山市教育局副局长罗承志、乐山海外联谊会、乐山师院文新学院相关领导的陪同下来到乐山师范学院附小,受到该校全体师生热情相迎。来宾们兴致勃勃地看着一排排儿童画、国画、版画、剪纸、书法和线描作品,沉浸在中国书法、中国画和中国剪纸的文化魅力中。
随后的日子,11位华教机构负责人先后赴市中区、五通桥区、峨眉山市、犍为县、夹江县等地考察乐山市中小学校和特色传统文化。
一行人参观了犍为文庙、乐山大佛、五通桥区根书博物馆、乐山市乌木博物馆,体验夹江手工造纸、峨眉武术,到大熊猫基地、都江堰考察等,走进该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切身实地了解古嘉州历史文化,感受源自乐山的浓厚多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次活动,让我对乐山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留下了深刻印象。犍为县新城小学有120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整个学校井然有序,精心组织学生展示文化才艺,并热情向海外学校分享教学成果,值得学习。”汶莱中华中学校长许月兰有感而发。
她续称,“乐山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学生艺术社团发展门类众多,武术、音乐精彩多样,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希望我们能持续开展师生互访交流,有机会通过乐山师范学院,选派支教教师前往汶莱,为我们提供更多教学借鉴。”
据悉,近年来,乐山已累计选派27名优秀教师赴菲律宾、印尼、汶莱、泰国等国家从事华文教育,今年还将选派11名教师赴菲律宾、印尼任教。乐山创新实施“寻根中华•天府华教云课堂”网络授课 ,向4个国家的27所华校开展常态化网课教学 ,同时高质量承办了多期中华文化大乐园、中国寻根之旅、“亲情中华•美丽四川”、华文教育实景课堂等国家级、省级品牌交流活动,是全省首个华文教育示范基地。
6月24日,许月兰及陈美典结束乐山活动之后,专程来到四川省达州市,翌日走访了汶中去年结对子友好学校达州市高级中学校。
此行实地考察交流是本着增进友谊、共同发展的原则,在课程和文化融合等方面展开探讨实践,实现两校教育事业的共同进步。
在达州市,许月兰及陈美典同样受到达州海外联谊会、市侨办、市合作和外事局、市教育局、通川区、达州市高级中学领导高规格的接待。达州海外联谊会会长王蔚荩特地安排了一场见面会。
25日当天,参观达州市高级中学、中国汉阙博物馆、醪糟文化博物馆时,也得到了包括达州市通川区海外联谊会刘艳萍会长等领导的全程陪同,体验了书法、剪纸、染布等中国非物质文化,令许月兰与陈美典倍感荣幸,心存温馨。
“今日,来到久慕盛名、素有‘巴渠清华’美称的达高中,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走访了柴市街校区和柴市江湾城校区,着实令我大开眼界。”许月兰当天在达高中参观时由衷地发出感慨。
她说,达高中办学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相较于101年的汶中来说,达高中比该校还年长了20岁。溯本求源,两校有很多方面非常相似,都是一路披荆斩棘、历经风雨才走到今天。
许月兰表示,汶中是汶莱历史最悠久的华文学校,秉持“礼、义、廉、耻”古训,形成“三语并重,五育兼修”特色,历经百年艰辛办学,为汶莱国家建设培养一大批杰出人才,也为传承华文教育、传播中华文化做出杰出贡献。
她披露,在海外,中华文化的传承能够拥有100年历史且延续不辍,实属不易。得益于苏丹陛下的开明、政府施行多元文化的教育政策,汶中才有很大的自由发展空间,中华文化的薪火在本校才得以代代传承,发扬光大。
她指出,达高中是一所英雄的学校,也是培育英才的名校,全面发展众多人才享誉国内外。其中,达高中的“以人为本、多元育人、和谐发展”办学理念以及“管理精细、环境精美、品位精致”办学特色,更是令人推崇,值得汶莱华校去效仿。
许月兰透露,去年11月,汶中与达高中得到四川海外联谊会的举荐与推动,两校友好结对签约。前几日,两校刚刚成功举办了首届读书节联谊活动,开了一个好头。这项活动很受汶中生的欢迎,反响十分热烈,当地的华文报章争相报道,收获好评。
她希望两校以此为契机,增进彼此友谊,深化务实合作,拓宽未来的交流途径,推动教育交融互鉴,共同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最后,许月兰衷心感谢四川海外联谊会,乐山、达州海外联谊会,乐山、达州两市侨办以及乐山师范学院、达高中等单位安排此次的出国考察参访活动,令其收获满满、感触良多。
她也诚挚地邀请乐山、达州两市的各位领导、达高中师生有机会到“和平之乡”汶莱来参观考察,加强多边联系,互学互鉴,取长补短,共同推动两地文化及华文教育的向前发展。
Author
Thiann Kok Hua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參與“漢語橋”訪華團 汶中行政領導收穫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