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晋8日讯)砂拉越本土有华文报的面世,可追溯到112年前,而古晋下横街当时是“摇篮手”,就在那儿出版了砂本土首份华文报《新闻启明星期报》。
《新闻启明星期报》属于周刊性质,于1913年9月中旬在古晋下横街印刷出版,那是在砂拉越第二任拉惹查尔斯布洛克的任期里,由于该报创刊背景,倾向中国革命主义,很快遭白色拉惹封闭,成为了历史!
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南方大学学院哲学博士黄建成,在南京大学校友陈中兴陪同下,礼貌拜会古晋北市行政委员薛华东及古晋老巴刹民众联谊会会长甲必丹林传政,并在老街一带做游学。
来自柔佛州的黄建成,之前在马来亚的华文报界服务了40年多,他对砂拉越华文报发展历程深感兴趣,尤其是早年历史。
他们在交流时谈及砂拉越本土华文报的开始,由撰写《马来西亚砂拉越华文报业发展历程》做为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硕士毕业论文的陈中兴阐述这段可歌可泣开启砂拉越华文报业历程的“先声”!
根据这段历史,《新闻启明星期报》当年创刊,同古晋最早成立同乡会馆之一的广惠肈公会,有间接关系,而当年砂华社是抱着华侨的心态,支持孙中山领导的中国革命。
当1913年砂首份华文报《新闻启明星期报》被关闭之后,砂拉越在长达14年里,没有任何本土的华文报出现。
砂拉越直到第三任拉惹拉惹维纳布洛克执政中期,在古晋才又开始又有华文报的创办,随后古晋的华文报业才开始迈入蓬勃发展期。
也在砂拉越第三任拉惹政府手中,在诗巫也开始有人来办起华文报,砂拉越当时出版的华文版,是以手抄蜡纸印刷出来,所办起的华文报有面对财务不敷出而宣告倒闭,也有的进行合并求存,却没有任何华文报遭到时任拉惹政府的关闭。
而在二战后,砂拉越沦为英国殖民地,除了古晋、诗巫有出版华文报外,在美里于1954年也有华文报创刊,砂拉越成为有华文报业出版“三足鼎立”迄今,但当年时局所致,许多华文报的报途显得坎坷,被政府勒令关闭了多家华文报!
陈中兴在做有关砂华文报业历程研究时认为,砂华文报在上个世纪50年代,倡议了砂本土的文学(砂华文学),导致侨民文学的消失,对砂华社是成了一大壮举的贡献。
他说,经历了砂拉越的不同朝代,华文报有着独特文化、文学推展的坎坷之路,前后有多达60家华文报面世,当中却有50多家华文报关闭,包括与不同朝代执政者政策冲突遭报复勒令关闭,或是报份不佳告关闭,令人不胜唏嘘!
北市行政委员薛华东、古晋老巴刹民众联谊会会长甲必丹林传政就此异口同声,华文报可说是华社的共同资产,在宣扬华教文化,启迪民智,扮演着官民之间的桥梁等,华社应予珍惜给予支持。
另外,黄建成哲学博士在交流时强调,华文报是负有文化的使命,华文报的创办者及新闻工作者,即使是面对重重压力,还是有热爱文化事业者前赴后继办起华文报,最终生根发展,无论是西马或东马的华文报发展历程,都值得研究,让有关历史不留白。
《新闻启明星期报》属于周刊性质,于1913年9月中旬在古晋下横街印刷出版,那是在砂拉越第二任拉惹查尔斯布洛克的任期里,由于该报创刊背景,倾向中国革命主义,很快遭白色拉惹封闭,成为了历史!
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南方大学学院哲学博士黄建成,在南京大学校友陈中兴陪同下,礼貌拜会古晋北市行政委员薛华东及古晋老巴刹民众联谊会会长甲必丹林传政,并在老街一带做游学。
来自柔佛州的黄建成,之前在马来亚的华文报界服务了40年多,他对砂拉越华文报发展历程深感兴趣,尤其是早年历史。
他们在交流时谈及砂拉越本土华文报的开始,由撰写《马来西亚砂拉越华文报业发展历程》做为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硕士毕业论文的陈中兴阐述这段可歌可泣开启砂拉越华文报业历程的“先声”!
根据这段历史,《新闻启明星期报》当年创刊,同古晋最早成立同乡会馆之一的广惠肈公会,有间接关系,而当年砂华社是抱着华侨的心态,支持孙中山领导的中国革命。
当1913年砂首份华文报《新闻启明星期报》被关闭之后,砂拉越在长达14年里,没有任何本土的华文报出现。
砂拉越直到第三任拉惹拉惹维纳布洛克执政中期,在古晋才又开始又有华文报的创办,随后古晋的华文报业才开始迈入蓬勃发展期。
也在砂拉越第三任拉惹政府手中,在诗巫也开始有人来办起华文报,砂拉越当时出版的华文版,是以手抄蜡纸印刷出来,所办起的华文报有面对财务不敷出而宣告倒闭,也有的进行合并求存,却没有任何华文报遭到时任拉惹政府的关闭。
而在二战后,砂拉越沦为英国殖民地,除了古晋、诗巫有出版华文报外,在美里于1954年也有华文报创刊,砂拉越成为有华文报业出版“三足鼎立”迄今,但当年时局所致,许多华文报的报途显得坎坷,被政府勒令关闭了多家华文报!
陈中兴在做有关砂华文报业历程研究时认为,砂华文报在上个世纪50年代,倡议了砂本土的文学(砂华文学),导致侨民文学的消失,对砂华社是成了一大壮举的贡献。
他说,经历了砂拉越的不同朝代,华文报有着独特文化、文学推展的坎坷之路,前后有多达60家华文报面世,当中却有50多家华文报关闭,包括与不同朝代执政者政策冲突遭报复勒令关闭,或是报份不佳告关闭,令人不胜唏嘘!
北市行政委员薛华东、古晋老巴刹民众联谊会会长甲必丹林传政就此异口同声,华文报可说是华社的共同资产,在宣扬华教文化,启迪民智,扮演着官民之间的桥梁等,华社应予珍惜给予支持。
另外,黄建成哲学博士在交流时强调,华文报是负有文化的使命,华文报的创办者及新闻工作者,即使是面对重重压力,还是有热爱文化事业者前赴后继办起华文报,最终生根发展,无论是西马或东马的华文报发展历程,都值得研究,让有关历史不留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