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海口镇发现宋代古井
Published at Jan 25, 2021 02:46 pm
海口镇登俊村近日发现一口宋代古井。据悉,此次发现的古井井栏呈四方形,由花岗岩石板打磨而成,井栏外壁上依稀可见“政和六年”“僧从善拾”等文字。井深6.55米,外直径1.28 米,内直径0.93 米。井身内壁由石头砌成,井水澄清,井栏上有深深的绳索痕迹。
“这口井的奇特之处在于,井址距大海仅几百米远,但井水洁净甘甜,一点也不咸。”住在古井旁的程顺弟老人说,家里世代做豆腐,用的就是这口井里的水,豆腐嫩滑可口。
程顺弟说,这口井从未干涸,30年前适逢大旱,约半个海口街的群众都到这里取水,如今周边上千群众仍在使用这口井的水。
福清市文物保护协会会长陈霞生表示,从井壁上刻写的文字初步判断,古井可能建于宋政和年间(公元1111年-1118年),为僧人募资所建,“古井可作为海口镇‘海丝文化’传扬的重要实物印证,也可用于研究古代城市人口密度、生产和生活状况,对研究海口千年古镇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陈霞生说。
海口镇是福建省四大古镇之一,早在唐代就是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和关防重镇;宋代开始兴盛,海口桥、瑞峰塔、瑞岩山、东岳庙等均辟建于此时,当时的海口街就在登俊村。如今,古井周边还完好保存7幢建于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钱嘉宜)
Author
KHO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福清海口镇发现宋代古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