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馆读村: 昔日朱熹讲学地 今朝旅游打卡点
Published at Feb 21, 2022 10:36 am
五千年前,先民筚路蓝缕,渔猎采集,孕育海洋文明。
八百年前,朱熹开馆讲学,耕读传家,自此文人辈出。
四百年前,乡民挖抗倭洞,建烽火台,保家卫国平倭。
这里是连江海洋文明发源地之一、朱熹讲学地、旅游打卡地——透堡镇馆读村。
连江海洋文明
发源地之一
馆读村处于透堡西北部,毗邻罗源湾。5000年前,村口便是罗源湾海域,经长期淤积成陆,至今犹存崎坪尾等海上地名。
馆读村村支书陈道鑑告诉记者,2015年,福建省考古专家在馆读村的一座山丘上发现了黄鹅(岐)屿遗址,挖掘出了古人类及野猪骨骼、鱼骨、贝壳、石器、人类生活垃圾等。
经考证,黄鹅屿遗址是连江县境内首次考古挖掘的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痕迹。小山丘原是一座岛屿,出土的文物与闽侯昙石山遗址出土的文物属于同一时期,从而将昙石山文化北扩至罗源湾一带。
可以说,馆读村是连江海洋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这里曾是朱熹讲学地
漫步馆读村,可以看到“文魁第”、探花府、日月双井、抗倭烽火台等古迹犹存。其中,颇具特色的是清光绪年间乡试举人陈翊图的故居,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坐南朝北,三进院落,六扇大门,因原来悬挂“文魁”牌匾而得名“文魁第”。
据连江文史专家吴用耕介绍,“文魁第”内梁、柱、门、窗到处书写或嵌刻楹联流风雅韵,相传皆为陈翊图之手笔。他辞官后曾在“文魁第”自撰一联:“朞月在官,聊以半樽自足;一朝归隐,不为斗米折腰。”
陈道鑑说,馆读村受朱子文化影响,崇文重教之风绵长,其村名便与朱熹有关。
据村志记载,馆读村原名乌山境。
宋代理学家朱熹在福州讲学期间,因朝中重用奸相,嫌忌才能,下诏将其落职罢祠。一次,在连江宝林寺讲学时,官府派兵抓捕,他急忙经长龙、透堡岭后到透堡凤溪。其间,遥闻乌山境传来琅琅书声,见学子“寓读于馆”(私塾内读书)的情景,认为此村必有作为,便在村内岭头坪设馆讲读,传授学问,并将此村改名馆读村。朱熹还带领村民于村东村西挖掘日月双井,保村子繁荣昌盛、人杰地灵。现存的探花府,便是朱熹讲学遗址。
不过,馆读村村名还有另一种说法。“馆读”繁体字为“舘讀”,有“舍官卖言”之意。明天启年间,先贤陈尚华、陈尚贡分别在广东、广西为官,当他们回乡探亲看见当地儿童读书困难,毅然决定回村办学。他们“舍官卖言”,便成了馆读村村名的由来。
800年来,馆读人耕读传家、奋发图强,仅明清期间就走出进士、贡士、举人、秀才等40多人。
明嘉靖年间,倭寇袭扰马鼻、透堡一带,馆读村遭受侵害。为保家卫国,乡民们在瓦窑坪挖抗倭洞、在台岗山建烽火台,支援戚家军,在马鼻围歼倭寇,直至平息倭乱。在土地革命和抗美援朝战争中,馆读村先后有8位烈士英勇献身。
打造乡村旅游打卡地除了朱子文化,荔枝文化也是馆读村的一大特色。
据陈道鑑介绍,馆读村的“状元红”荔枝以皮薄、肉厚、核小、多汁而闻名。
村内有一株“荔枝王”,据村民介绍,已有400年树龄。它是由明朝万历年间乡贤陈尚华、陈尚贡从广西带回的荔枝苗种,也是村内的第一株荔枝树。
“荔枝是我们的乡愁记忆,也是我们的致富产业,家家户户都种荔枝树。”陈道鑑说,目前村内共种植有200多亩的荔枝树,树龄超百年的荔枝树有200多棵,采摘后的荔枝销往上海、广东、山东等地。
为了做大荔枝产业,从2020年起,馆读村两委还将荔枝园内200多株百年以上树龄的荔枝承包给村民。得益于此,园内荔枝的产量、质量大幅提升,去年产量达到10吨,每斤售价可达40元。
为了让荔枝更“红”,去年,村里投资45万元提升荔枝公园,投资40万元修建朱熹讲学堂,将两种文化元素融合,打造一处集休闲娱乐、观光采摘、农耕研学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打卡地。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透堡镇党委书记林志云告诉记者,馆读村因地制宜,将继续做好乡村振兴“三篇文章”:发展特色产业,引导并扶持村民发展壮大荔枝、杨梅、百香果等农业产业,加快产业振兴,让村民口袋“鼓”起来;挖掘朱子文化、荔枝文化、耕读文化,培育文明乡风,加快文化振兴,让村民脑袋“富”起来;同时,借助乡村旅游快车,吸引乡贤、创客、返乡青年,发展研学旅游、红色旅游,加快人才振兴,让乡村“旺”起来。
(郑瑞洋/文林双伟/图)
Author
KHO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连江馆读村: 昔日朱熹讲学地 今朝旅游打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