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晋12日讯)古晋市国会议员俞利文指出,我国医疗体系正面临严峻挑战,若不尽快采取有效措施,恐引发一定程度的紧急危机。
他说,虽然社会各界纷纷呼吁政府建设更多医院与诊所,但若缺乏医生、护士及医药助理,再完善的硬体设施也无法提供应有的医疗服务。
“一个国家医疗体系的强弱,不在于建筑多宏伟,而在于医护人员的质量。”
俞利文全力支持首相安华近期宣布设立“国家医疗人力框架”,以系统性应对我国医护人力长期短缺的问题,并认为这是第十三大马计划下的重要改革之一。
三年内逾四千医生转正
他在国会参与第十三大马计划辩论时表示,政府将在未来三年内为超过4000名医生转正。自团结政府执政以来,转正医生人数已超出原本预期,显示改革已初见成效。
四大建议推动改革
俞利文建议,政府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废除合约医生制度
现行合约制度已不合时宜,且在医生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更显弊端。政府应重新评估并考虑废除,并优先让在乡区或偏远地区服务超过三年的合约医生转正。同时,应拨款提升医护待遇,并调高值班津贴,让津贴水平反映实际付出。
二、扩大专科进修机会
卫生部应为医生提供更明确的专科发展路径,并增加培训名额,让专科培训可全年招收。此外,未获得联邦培训奖励(HLP)的医生也应可参与在职专科培训,加速医疗人才培养。
三、优化调动与激励政策
转正医生在跨区调动(尤其西马与砂沙互调)时,应享有搬迁及交通费用全额报销,并调整“区域激励金”(BIW),吸引更多医生到医疗需求高的地区,尤其东马服务。
四、应对护士短缺
政府应从长远增加护士培训名额、提供奖学金并改善工作待遇。短期内则可适度开放外国护士来马执业,优先填补急需岗位。
俞利文总结,提升硬体建设固然重要,但若忽视医疗人力短缺,体系依旧难以运作。他呼吁政府在第十三大马计划中,把医疗体系改革列为重点,以切实改善国家卫生与保健水平。
“一个国家医疗体系的强弱,不在于建筑多宏伟,而在于医护人员的质量。”
俞利文全力支持首相安华近期宣布设立“国家医疗人力框架”,以系统性应对我国医护人力长期短缺的问题,并认为这是第十三大马计划下的重要改革之一。
三年内逾四千医生转正
他在国会参与第十三大马计划辩论时表示,政府将在未来三年内为超过4000名医生转正。自团结政府执政以来,转正医生人数已超出原本预期,显示改革已初见成效。
四大建议推动改革
俞利文建议,政府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废除合约医生制度
现行合约制度已不合时宜,且在医生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更显弊端。政府应重新评估并考虑废除,并优先让在乡区或偏远地区服务超过三年的合约医生转正。同时,应拨款提升医护待遇,并调高值班津贴,让津贴水平反映实际付出。
二、扩大专科进修机会
卫生部应为医生提供更明确的专科发展路径,并增加培训名额,让专科培训可全年招收。此外,未获得联邦培训奖励(HLP)的医生也应可参与在职专科培训,加速医疗人才培养。
三、优化调动与激励政策
转正医生在跨区调动(尤其西马与砂沙互调)时,应享有搬迁及交通费用全额报销,并调整“区域激励金”(BIW),吸引更多医生到医疗需求高的地区,尤其东马服务。
四、应对护士短缺
政府应从长远增加护士培训名额、提供奖学金并改善工作待遇。短期内则可适度开放外国护士来马执业,优先填补急需岗位。
俞利文总结,提升硬体建设固然重要,但若忽视医疗人力短缺,体系依旧难以运作。他呼吁政府在第十三大马计划中,把医疗体系改革列为重点,以切实改善国家卫生与保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