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的末期肾病病率呈上升趋势

Published at Dec 27, 2023 02:51 pm


(本报斯市27日讯)亚洲的末期肾病 (ESKD)病率 呈上升趋势,亚洲也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地区之一。
肾臟移植是末期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与透析治疗相比,其长期存活率、生活品质和成本效益更高。
然而,统计数据显示,亚洲在接受肾臟移植方面进展缓慢。 2018年全球已故捐赠者的中位数比率為每百万人口15.1人(PMP),而东亚和北亚、东南亚(包括大洋洲)和西亚的中位数比率為3.4PMP、6.1PMP和4.4PMP。
由来自汶莱、印度、沙乌地阿拉伯、卡达、巴基斯坦、香港、日本、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临床医生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於11 月9 日在《柳叶刀区域健康- 东南亚》(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上发表了一篇论文,研究了亚洲社会的已故捐赠肾臟的移植政策和实践,并讨论了应对影响该地区移植肾臟 挑战的方法。
作者认為具有辅助支持系统网路的区域政策将补充现有政策。 由於缺乏管理和指导当地肾臟移植活动的国家政策,这种需求在低收入国家尤其紧迫。 亚洲各地缺乏此类政策可能会滋生商业化移植非法扩散和利用弱势群体进行器官捐赠的环境。
卫生部肾臟病专家顾问、汶莱大学 健康科学研究所 兼职教授 Jackson Tan 博士表示,亚洲移植肾臟计画的成功将取决於本地政策的有效性,以加强当地移植基础设施、改善公眾参与、协调多部门支持和建立立法管辖权。 需要採取可理解且现实的方法来协调努力并弥合与低收入国家的鸿沟,特别是在遏止商业化方面。 长期目标应该是透过共同的社会和道德责任精神实现区域公平和自给自足,这种精神超越亚洲社会的不同阶层并引起共鸣。
论文的作者解释说,亚洲社会具有独特的人口结构,需要考虑到不同种族、文化和宗教的异质性。 这意味著西方已开发国家报告的应对挑战的方案和解决方案可能并不适用。

其他提高移植肾臟率的障碍是该地区各国人口、地理面积、收入状况和卫生筹资机制的巨大差异。 这给一些国家带来了挑战,例如公眾对移植肾臟的认识和态度较差、缺乏基础设施和财政支持以及器官移植商业化的可能性。
移植肾臟政策的主要目标是透过规范和协调的管道来提高肾臟移植率。 许多已开发国家几十年来一直制定了管理肾臟移植发展的一致政策,最近又採取了一些举措,优先考虑稀缺器官资源的优化利用,同时保持分配的公平性。 这项策略在具有成熟且不断发展的捐赠心态的社区中运作良好,过去几十年来 移植肾臟 数量不断增加就证明了这一点。
世界卫生组织敦促各国在移植方面自给自足,并强调 移植肾臟计画应发挥其最大治疗潜力。 扩大移植肾臟计画的区域方法的目标最终是全球性的:增加捐赠,改善教育、基础设施以及国际合作,并确保移植肾臟的道德。

Author

Han Yin Kong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