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稱端午艾灸有奇效? 江宗興:中醫無記載
Published at Jun 02, 2022 01:30 pm
(古晋2日讯)砂拉越中医师暨传统中医总会(砂医总)会长江宗兴认为,关于端午节日对人体进行艾灸疗法特别有奇效,只是华族民俗长久传下的说法。
他指出,中医的艾灸疗法,其实在一年到头,对人体都是有效;在中医的医学上,并无指在端午节进行艾灸,或是治某些疾病有特别疗效。
砂医总会长江宗兴在与来自台湾到访的国际安康医疗团负责人许国模医师,在进行交流是作上述声称。
他俩也引述古医药书籍记载,在历代中医药文献记载艾叶的医疗功能都肯定,广泛用于艾灸,与针刺、砭石并列,为中医重要外科治疗方法之一;另外,烧艾烟熏毒虫和驱除瘟邪之气,都具功效。
“端午节将艾草、菖蒲和蒜被称为“端午三友”的习俗,普遍认为它们可以退蛇虫、灭病菌、驱毒避邪、佑护健康,也正是从卫生保健上作出发点。”
他俩表示,端午节在民俗中,除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也被当成是卫生节,可从宋代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记载“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提醒人们在欢度节日的同时,别忘了健康重要性。
“从端午节的一些习俗和食俗来看,端午节蕴藏着丰富的医药卫生和养生保健内容;如吃粽子就有养生保健功效,糯米具有很好食疗作用,粽叶可以清热生津、除烦止渴。”
俩人异口同声,端午节在中国是一种节气,正是寒气和暑气交互转换之时,多雨潮湿,毒虫滋生,人最容易生病;因此,古人在端午节悬挂艾草、菖蒲和蒜头,符合传统的卫生防疫角度。
“在民俗中,人们在端午节这天,将蒲草根切细、晒干,拌上少许雄黄,浸泡白酒,制成雄黄酒来饮用,是为了驱邪解毒、保身体健康。”
他俩也称,端午节在古老的习俗很多,现今已被淡化,甚至被认为有些习俗充满迷信,甚至是很落后,但不可忽视的是,古人在端午时节清洁卫生、排毒养身等良好养生习惯,还是有一定科学的原理。
Author
Koh Jia Lim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俗稱端午艾灸有奇效? 江宗興:中醫無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