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巫4日讯)砂行动党政治教育主任郑爱鸰律师于2021年提出涉及了在砂拉越出生并被合法领养,随后获得马来西亚公民身份的遗弃孩子身份证纳入K字样问题,三年多过去了,这个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郑爱鸰手里有其中一封来自砂拉越国民登记局的信,拒绝了她于 2023 年协助获得公民身份的其中一名儿童的身份证K字样的申请。
她说,这个孩子在诗巫出生,生父是砂拉越人,生母是外国人。这对父母在孩子出生后结婚,因此需要为孩子申请公民身份。亲生父母双方的资料已注册到孩子的出生证明中。生父作为身份证持有K字样的身份也清楚地反映在出生证明中。
令郑爱鸰困惑的是,尽管如此,砂国民登记局仍然根据砂拉越移民局的建议或确认拒绝了 K字样申请。 根据1961年合法化法令第4条文,孩子自父母结婚之日起即获得合法性,
“因此,砂拉越政府应因其生父的砂拉越人身份而视该孩子为砂拉越人。该孩子的父母和婚后所生的其他子女现居住在诗巫。”
据她了解,尽管砂拉越政府保证将解决这身份证K字样问题,而且据说最近砂内阁已批准允许砂拉越国民登记局在砂拉越父母成功领养的子女身份证上加注“K”,但据其所知,相关政府部门仍未收到有关K字样申请的通函或标准操作程序(SOP)。
“在身份证上申请K字样的程序和要求仍然存在模糊和不确定性。 与此同时,对这些“K”字样的拒绝申请也仍在继续之中。”
有鉴于此,郑爱鸰敦促砂拉越政府尽快调查此事,因为尽管这些儿童(其中少数现在已经成年)已被授予马来西亚公民身份,但如果没有先获得就业准证,他们仍然无法在砂拉越找到工作。
她说,尽管这些人在砂拉越出生和成长,但砂拉越政府甚至没有给他们机会为我们砂拉越的经济做出贡献。
事实上,郑爱鸰认识的这些人中已有一些人去新加坡和西马觅职。许多其他人仍然处于困境中,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尽管他们认为自己是土生土长的砂拉越人,但砂拉越州政府却未能或拒绝将他们视为土生土长的砂拉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