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15日出炉:入围门槛“23连升”,增至479.6亿人民币(283.4亿令吉);实现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4.71兆人民币(2.78兆令吉),较上年增长4.39%;营收超过千亿人民币的企业数量增加至267家。
新华社报道,以“500强”为代表的大企业交出亮眼成绩单:2024年,中国企业500强营收总规模为110.15兆人民币(65.09兆令吉);资产总额为460.85兆人民币(272.32兆令吉),较上年增长7.46%;收入净利润率提升至4.27%。
中国“十四五”以来,中国企业500强整体规模迈上新台阶,入围门槛提高逾87亿人民币(51.41亿令吉),营收总额、资产总额分别增长超过22%和34%。
看资源投入,入围企业平均研发强度连续8年提升,创下1.95%的新高,其中携程集团、华为、中兴通讯等9家企业研发强度超过10%。
看创新成果,入围企业持有的有效专利总数已达224.37万件,比上年增长超过一成,其中创新“成色”更足的发明专利已连增6年,达到103.96万件。
从最新报告看,中国企业布局优化,“新”风扑面。新能源设备制造、动力和储能电池、通信设备及计算机制造、半导体及面板制造等。今年榜单上,先进制造业入围企业数量达到32家,较“十三五”末期增加了9家。同时,“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100强”的战略性新兴业务收入和利润在总量中的占比,均已超过40%。
在先进制造业等领域入围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新兴产业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煤炭采掘及采选业、房地产业入围企业持续减少。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入围“500强”的民营企业数量总体保持增势。在今年的榜单上,国企、民企入围企业“平分秋色”,分别为251家、249家。
报道说,大企业之大,不仅在规模,更在责任和担当。展望未来,期待以“500强”为代表的中国大企业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更好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全力推进高品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