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軟實力 漸成信貸硬資產

Published at Nov 19, 2024 11:57 am
 针对科技企业融资时面临的缺少抵质押物、现金流不足、轻资产及估值难评估等问题,去年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系统性地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赋能高质量发展及中国式现代化,「五篇大文章」被写入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6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重申「做好科技金融这篇文章」,四天后人民银行、科技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方案》,明确科技金融实施路径。随着相关举措的落地,掣肘科技企业融资的难题正逐步被破解,企业技术、知识产权等「软实力」渐成为银行授信时看重的「硬资产」。●文:香港文汇报记者 倪巍晨 上海报道 图:香港文汇报上海传真 

上海联和东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联和东海)是一家研发人员占比超四成,专注于国产计算机系统及信息技术的创新型研发生产企业。作为上海市级「专精特新」科技型中小企业,联和东海年初中标当地部分三甲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ICU)改造专案。 

得到订单原是好事,但联和东海的高层却犯了难。该公司负责人透露,ICU改造专案须一次性采购近三千台一体机,新订单打乱了公司的资金使用计划,甚至相关芯片、主板等采购资金亦无着落。更何况从接单生产、交付验收,直至尾款付清,整体资金回笼周期需要半年乃至一年以上。 

传统信贷评估 科企并不适用 

要按约完成订单,信贷支持必不可少,但新的问题出现了……作为科技企业,联和东海的办公场地、生产工厂等均为租赁,轻资产企业要得到银行授信,难度可想而知。事实上,出于信贷风险控制考虑,银行传统授信评价多看重企业资产、信用纪录等,信贷资金也更愿意投向大型企业。 

传统信贷评估框架对具有轻资产、研发周期长、发展前景不确定特点的科技企业并不适用。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邓宇坦言,科技企业的风险评级、抵质押物、信贷模式通常具有显著差异,传统信贷工具和品种相对单一,围绕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抵质押管理、信贷品种创新和应用的覆盖面尚有不足,难以匹配科技中小企的融资需求。 

推创新积分制 助小微企融资 

正当联和东海为难之际,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一款名为「智慧知产贷」的纯信用贷产品,为该公司提供了1,100万元(人民币,下同)的信贷资金,让企业「不再等贷」。 

交银方面介绍,今年3月29日推出的「智慧知产贷」,专为科技小微企量身定制,兼具「在线申请、自动审批、随借随还、利率优惠」等特点,企业仅凭纯信用最高可获2,000万元贷款,授信期可达三年。该产品运用大数据模型,打破授信时「看抵押、看现金、看资产」等定式,转而关注工信部、科技部认定的科技企业,将企业知识产权、研发能力和水平等视为企业增信的重要因子。 

交通银行业务总监、上海市分行行长涂宏表示,科技金融是交银「十四五」期间着力打造的业务特色和重要战略方向,「我们会坚决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引导更多金融资源向『硬科技』领域聚集」。他透露,下阶段将推动建立健全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强国建设高度适配的金融服务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人民银行4月7日设立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其中,1,000亿元额度用于支持初创期、成长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首次贷款。此外,人民银行、科技部还依托「创新积分制」评价,遴选了首批近7,000家符合条件的企业,向21家全国性银行推送;第二批32万余家企业评价工作亦在加速推进中。与之对应的是,今年以来,国有大行纷纷在总行层面成立科技金融中心,有的更在内地科技创新较活跃地区组建科技金融中心和特色支行。 

「智慧知产贷」产品仅是「科技金融」大文章中的一小段缩影。随着更多科技金融举措的落地,以及创新科技金融产品的推出,科技企业融资便利性大幅提升。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15.3万亿元,同比增长19.5%;其中,信用贷款、中长期贷款占比均超四成;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余额2,340亿元,同比增长38%。 

风险识别监测 有待加大力度 

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方面,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及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建议,进一步完善银行业对科技企业的评价体系,通过对科创能力、成果转化潜力等的有效评估,为金融支持科技发展提供精准依据和指引。同时,推动金融机构建立专业的科技企业信用评价模型,针对性推出更多的创新产品与服务。此外,充分运用创新技术赋能,加大对科技企业的风险识别和监测力度,提高风险防控及时和有效性,建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进一步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分担体系,探索政府对创业企业增信和风险补偿机制。 

数读科技金融 

●过去五年,科技型企业贷款年均增速20%,是贷款平均增速的近2倍 

●过去五年,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的贷款年均增速分别为25%和18%,均远超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过去五年,发行科技型企业相关债券累计8,600亿元 

●2022年,人民银行设立科技创新再贷款、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等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带动银行发放相关贷款近2万亿元 

●2024年,新设立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科技创新金融政策工具更趋完善和精准 

●截至今年7月19日收盘,科创板培育了573家「硬科技」上市公司,总市值5.36万亿元,IPO融资总额9,108亿元 

七部门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工作要点 

●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全面加强金融服务专业能力建设,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构建科技金融专属组织架构和风控机制,完善绩效考核、尽职免责等内部制度 

●科技企发债融资: 

建立科技型企业债券发行绿色通道,从融资对接、增信、评级等方面促进科技型企业发债融资 

●科技企上市融资: 

强化股票、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等服务科技创新功能,加强对科技型企业跨境融资的政策支持 

●支持中小科技企: 

将中小科技企业作为支持重点,完善适应初创期、成长期科技型企业特点的信贷、保险产品,深入推进区域性股权市场创新试点,丰富创业投资基金资金来源和退出渠道 

●科技金融生态圈打造: 

鼓励各地组建科技金融联盟,支持各类金融机构、科技中介服务组织等交流合作,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银行贷款、资本市场融资」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 

●科技金融基础制度建设: 

优化激励引导政策体系,完善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支小再贷款、科技创新专项金融债券等政策工具,建立科技金融服务效果评估机制,充分调动金融机构积极性 

●科技金融机制建设: 

建立健全科技金融标准体系和统计制度,完善常态化投融资对接、信息共享、创新试点、风险分担和防控等配套机制,增强金融支持精准性和可持续性 

Author

KHO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