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信:唯貫徹新時代治水方針 須打造因地制宜排洪系統
Published at Apr 27, 2022 05:10 pm
(本报诗巫27日讯)马来西亚首相对华特使拿督斯里张庆信强调,唯有贯彻新时代的治水方针,方能体现人类文明与大自然之间和谐共处、稳步向前的智慧。
“因此当在一个地方落实大小型的发展计划,无论是住宅区、商业区或工业区,都必须经过慎密的计算与规划,打造因地制宜的排洪系统,包括土地空间的保留善用、顺应地势坡度的排水方向、定期维护与监测等,切忌为了将利益最大化而忽略排洪治水的重要性。”
他盼望透过如砂拉越科技大学等学术专业机构,打开本地与世界联通的大门,加强国际科研方面的合作,借鉴各国水利工程领域的成就,促成技术转移、知识共享的成果。
“也为砂拉越学子们输入优质的教育资源,继而为砂拉越培养更多水利工程人才,包括我之前与我国首相讨论,欢迎国内更多如砂拉越科技大学的高等学府参与针对砂拉越江河的初步研究(Preliminary Study),让他们学以致用、回馈家乡、促进蓬勃发展。”
张庆信指出,诗巫因拉让江崛起,如今却因拉让江、伊干河河床日益搁浅导致水患频发,造成百姓生活各种不便,更重要是间接导致人口与资源的外流,逐渐失去许多发展的机会与契机。
张庆信希望透过“河南-砂拉越大河文化论坛”分享水利工程的各种心得与看法,包括寻觅如何有效缓解诗巫排洪不及、水灾频发的现况。
“就如我一贯主张不定期对各河流进行水工报告(Hydraulic Report)建立属于诗巫地方上的排洪设施信息系统,以提升排水系统的管理效率与监测预警能力。同时也借此了解河床的淤积程度并展开清淤工作,并不是靠建造滯洪池、抽水站就能解决的。我们更不能被动地等待大水来袭方展开救援工作、安顿灾民、灾区重建等措施,这无疑只是劳民伤财、原地踏步。”
与此同时,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教育参赞赵长涛指出,河南省与砂拉越都有各自国家的重要河流,有着对水文化的共同理解,相信“河南-砂拉越”大河文化论坛将为今后河南与砂拉越深化教育及经贸等各领域的互利合作,奠定墓础。
“我们特进一步加强中马教育交流合作,落实好中马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启动签署新一轮《中马高等教育合作备忘录》,促进学生学者畅通流动,提高教育交流质量和合作办学水平。根据中马产业发展需求,加强职业教育对接,创新治水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双方经济与社会发展。”
同时,中国驻古晋总领事馆副总领事宋长虹指出,大河文化论坛的举办,为向各界展现大河文化的独特魅力打开新的窗口,也为河南与砂拉越对话大河文化、共创绿色发展、促进大河合作展现新的机遇。
“中国与砂拉越是山水相连、民心相通、命运与共的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双方一直保持密切友好的交往,在基建、农业、制造业、能源等领域合作成果不断,由中国企业承建的砂拉越泛婆罗洲大道升级改造特大桥项目,挺拔屹立于拉让江上,大桥的通车大大缩短从沙巴到砂拉越的往返时间,拉动砂拉越经济发展,是中沙共享发展机遇、携手互利共赢的生动体现。”
Author
sadmin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張慶信:唯貫徹新時代治水方針 須打造因地制宜排洪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