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南北中,创新创业来广东!」广东正逐步搭建其稳固的人才金字塔体系,以各领域领军科创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为引领,数百万科研和技术人员为中坚,共同构成广东科技创新澎湃的动力源。这背后是广东筑巢引凤,不断深化改革为科技人才松绑,并为其解决后顾之忧所作出的不懈努力。
广东的人才金字塔顶层由「两院」院士组成,目前全职在粤的「两院」院士已达到193人。「院士可以说是站在科研金字塔塔尖的人、各领域技术创新的领军人物,既能引领当地科技产业创新,也能带动高水平人才、项目聚集。」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医科大学教授高天明认为,广东的院士数量显著增加,得益于其经济基础、科研能力以及灵活的政策支持。
全身心投入科研 赋予较大「话事权」
广东人才金字塔的中坚力量则是庞大的科研队伍。目前,广东省研发人员数量已达135万人,居全国首位。全省专业技术人才总量接近1,000万,其中高层次人才接近百万。这些科研工作者构成了广东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力量。
「90后」廖矿标从美国常春藤大学完成博士深造后归国,目前在广州国家实验室从事人工智能与化学交叉学科的研究。他同时还是广州标智未来科学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公司专注于AI与化学融合,利用数据驱动技术推动化学领域创新。「广东城市为科技人才提供了极大的自由度和尊重。」廖矿标说,「政府以及各类对接人员都非常尊重我们,并提供了生活和工作上的诸多便利,使我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事业中。」
对科研人员的尊重,一方面体现在赋予较大的「话事权」上。10月1日正式实施的《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明确提出要赋予科技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度权。 条例特别提及,科研人员除了做基础研究,还能通过产业化实现科技创新。用人单位应当为科技人才提供开展科研工作所需的启动资金、仪器设备、场地、科研助理等基本条件。
子女教育有安排 港才北上住行无忧
「我们引进一些高层次人才时,他们问的第一个问题并不是科研话题,而是他们的孩子可以在哪里上学,他们的配偶能不能在东莞找到工作。」东莞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陈东敏说道,「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人才。吸引人才就需要有包括教育、衞生、交通等在内的一系列配套措施去进行保障。广东意识到了这一点,并给予了充分的政策保障。」
「我们是举家搬过来中山的!」出生于佛山、成长于香港、求学于美国的香港青年潘洪辉,十多年前决定回国发展。从创业初期只有寥寥5名员工的小公司,到今天成长为高速发展的全球化生物技术公司,潘洪辉说这一切都得益于粤港澳大湾区完善的科创配套政策,为他提供施展才华舞台空间的同时,也解决了衣食住行等后顾之忧。
2018年,潘洪辉创立了中山康天晟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选择中山,因为这里紧挨着澳门和香港,对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很有帮助。另一个原因,则是大湾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后,各种科创、人才配套政策措施日臻完善,「我在这里享受过人才公寓的便利,也享受了购房津贴补助,这里对于引进人才的子女教育也做了细致安排,对于初来乍到的创业者来说,确实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
潘洪辉告诉香港文汇报记者,广东为科创人才提供涉及工作生活方方面面的便利措施,如今他在内地有医保,作为港人还可以直接填表申请换内地车牌,自己的孩子也可以享受相关便利快速往返于粤港之间,可以说衣食住行都无后顾之忧。
人才补贴政策多 激励年轻人投身科研
在广东,像潘洪辉这样的认为「入股」不亏的高层次人才还有很多。近年,广东设立广东省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区,整合了20个部门职能,为来粤科研工作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提供26项「一站式」政务服务,并重点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港等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全面推动广东省人才优粤卡等政策落实,全链条精细化为人才服务。
过去十年,广东的研发人员数量从2013年的65.24万人增长至2023年的135万人,稳居全国第一,科技创新活力不断增强。而45岁及以下的研发人员在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中的比例达到50%,年轻的科技人才不断涌现。
广州云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陈茂强,同时是广州市优秀软件人才、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智库专家。他指出,这与内地的职业资格考试和政府补贴制度有直接关系。内地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激励政策相对完善,不仅提供职称考试等职业发展路径,还为达到相应级别的人才提供补贴,这激励了大量年轻人投身科研领域。
落户安居有保障 穗筹建国际人才小区
广东人才高地的宏伟建设蓝图,不仅在横向层面广泛覆盖各产业领域,还在纵向层面向上突围与向下扎根。向上,广东积极向全球高层次人才抛出橄榄枝,提升国际化人才的聚集效应;向下,广东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引领作用,推动他们在基层扎根,带动更多本土人才成长,形成上下贯通的人才梯队。
近日正式公布的《广州活力创新轴总体规划》专门提出,将以青年友好、人才友好为目标,建设10处青年人才小区、11处粤港澳或国际人才小区、5处科学家小区,积极为各类人才落户安居、就业创业、研发攻关、展示推广等构建全周期、定制化高质量服务,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针对国际及港澳科技顶尖人才,将着重满足出入境便利、科研经费(包括科研财政资金过境免税等)、团队支持等需求,加快推进国际化小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