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联党埔奕支部宣教秘书张嵻洺。
人联党埔奕支部宣教秘书张嵻洺。

張嵻洺:聚焦砂代表權 勿陷族群比例爭論

Published at Oct 08, 2025 04:21 pm
(美里8日讯)近期,砂行动党领袖再次炒作“华人选区比例减少”、“华人政治被削弱”等族群课题,试图把选区划分的问题引向种族对立和情绪操作。然而,人联党埔奕支部宣教秘书张嵻洺认为这种思维不仅脱离了砂拉越当前政治发展的主轴,也刻意模糊了真正应该关注的核心议题:
“砂拉越在联邦体制中的代表性与话语权”!
张嵻洺指出,砂民最关心的,不是“华人选区多不多”,而是联邦政府究竟何时才会增加砂拉越的国会议席。
1963年马来西亚成立时,砂拉越和沙巴原本应在国会占有约三分之一议席,以确保两地作为平等伙伴的地位。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砂拉越的国会议席比例不断被稀释,目前仅占全国总数不到四分之一。这意味着,在许多涉及宪法修订、资源分配、国家政策的关键议题上,我们的声音往往无法发挥足够的影响力。
换句话说,如果不先解决“议席不平衡”的结构性问题,即便再多谈论族群比例,也无法改变砂拉越在国家决策中被边缘化的现实。只有在议席增加后,砂拉越才有足够的政治力量向联邦政府要求归还本属于砂拉越的权利与自治。
砂拉越一直以来都是多元共存、族群和谐的典范。无论种族、宗教、背景如何,砂人始终团结一致,共同推动地方发展。这种“砂拉越精神”是我们的最大优势,也是我们与马来亚政治文化最大的不同。
然而,砂行动党却不断试图以“族群对立”的角度来解读选区划分,把人民的注意力从“砂拉越优先”的大方向转移到“谁被削弱”、“谁被边缘化”的无谓争论上。这种手法,本质上是马来亚式的种族政治操作,在砂拉越并不适用,甚至可能破坏来之不易的族群团结。
砂行动党以“华人人口占24%,但华人选区只有18%”来转移砂民的目光,试图从“联邦归还自主权力”、“砂拉越优先”这些根本问题,变成无休止的族群争论,刻意忽略了在砂拉越的政治现实中,各族选民的共同利益才是选举胜败的关键。坚持以“族群选区”来衡量政治代表性,不仅过时,也与砂拉越的社会结构脱节。
未来的政治竞争,将不再是族群之间的对抗,而是如何在联邦架构下为砂拉越争取更多权力、资源和自主空间。无论是华人、马来人、伊班人还是任何族群,砂民的共同诉求都是让砂拉越的声音更大、更有力、更有影响力。
因此,砂拉越的未来,不在于华人选区有几个,而在于砂拉越能否争取更多国会议席,重塑在马来西亚联邦中的应有地位。
“华人选区”只是数字,“砂拉越代表性”才是命运。砂行动党若仍无法理解这一点,就说明他们已经脱离砂拉越政治发展的时代潮流。砂民要的不是煽动仇恨的情绪政治,而是务实、团结、以砂拉越为先的政治力量。

Author

联合日报新闻室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