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立康促家校攜手 共築安全成長環境

Published at Oct 15, 2025 03:56 pm
(古晋15日讯)砂拉越民主行动党社青团秘书蓝立康表示,昨日在雪州一所中学校园内发生的14岁男学生刺杀16岁女学生的惨案,令人震惊与痛心。这起悲剧也暴露出,无论是教育部或家长,都未能在教育与引导孩子方面形成良好配合,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发展,最终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蓝立康今日针对这起震惊全国的校园谋杀案发表文告时指出,昨日的案件已是今年至少第五起校园惨案。从沙巴震惊全国的校园坠楼事件、西马两起小学生在校园内死亡案件、上周马六甲中学的校园轮奸案,再到昨晚的校园凶杀案,这一连串事件本不该发生,却接连出现在我们原以为最安全的校园环境中,实在令人深感遗憾与担忧。
 
“家长们把孩子交托给学校,是希望他们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学习与成长,但这一系列案件的发生,难免让社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也让学生、教师和家长都感到不安,甚至质疑我国的校园是否仍然是孩子能够安全学习的地方。”
 
他指出,在当今节奏快速、生活压力沉重的社会环境下,许多家长选择将教育的重任完全交由学校承担;放学后又把孩子送往补习中心,孩子回家后还需忙于功课,导致家长与孩子几乎没有沟通相处的时间,更难以了解孩子真实的身心状况。
 
此外,许多全职上班的家长为了方便,会在孩子年纪尚小时就购买手机让他们自行管理生活。然而,这也让孩子在过早的年纪接触到过量且复杂的网络资讯;在缺乏家长管控下,容易对孩子的心理与行为产生负面影响。有些孩子甚至因长期得不到关注,而误以为“犯罪”才能引起他人注意。
 
“孩子在成长阶段,尤其是中学时期,虽然家长不宜过度干涉,但仍必须关注孩子在校内外的情况。其实家长只需在日常载送孩子上下学的时间,与他们简单交谈、倾听心声,就能逐渐了解孩子的情绪与心理状态。若孩子较为内向,家长更应以耐心与温和的方式引导,而不是以‘内向’为理由而放弃沟通。”
 
蓝立康进一步指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同样重要、缺一不可。然而,现行的教育体系中,学校与家长之间存在巨大的沟通鸿沟,即家长不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学校也不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表现,导致孩子可能在家庭与校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性格与行为,让大人难以真正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目前学校与家长沟通孩子情况的内容,大多只局限于学业成绩,并未延伸至孩子的心理与情绪发展。教育部是时候制定更完善的制度,让学校与家长之间能定期交流,共同了解孩子的身心成长状况,而非仅关注课业表现。”
 
最后,蓝立康呼吁教育部与家长共同努力。教育部应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让学校与家长能更紧密地了解孩子的全面发展;家长则应尽好自身责任,抽出时间与孩子沟通,掌握他们的生活状况,并适当监督孩子接触的网络内容,防止因情绪失控或心理发展不健全而走向犯罪的道路。
 
“孩子是社会的未来,任何一场悲剧都值得我们深思。唯有家庭与教育携手并进,才能避免悲剧重演,让我们的校园重新成为孩子安全成长的地方。”
 

Author

Tan Chok Bui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