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局(IMF)周二发表最新《世界经济展望》重申,中国必须将增长模式由外需导向转向内需驱动;受房地产低迷拖累,内需疲弱已持续逾4年,金融稳定风险上升。
IMF首席经济学家古林查斯指出,中国制造业出口量虽增,但价格下滑,显示全球市场难以完全吸收新增产出,出口动能“熄火”。
外媒报道,IMF直言,中国当前面临的核心挑战在于未解的房地产危机,地产投资持续收缩、银行体系不良资产压力上行、信贷需求整体偏弱,经济正徘徊于“债务—通缩陷阱”边缘。要稳增长、稳金融,当务之急是修复居民与企业部门资产负债表,恢复信心与消费投资意愿。
在产业政策方面,IMF评估,中国近年对电动车等战略产业的补贴与投资虽带来局部增长,但也推升财政成本并可能造成资源错配;若内需未同步扩张,产能外溢与价格竞争将加剧,进一步压抑企业获利与投资回报。
政策建议上,IMF呼吁,一、加速房地产出清与坏账处置,针对性支持“保交楼”、完善地方融资机制,防止金融传染;二、透过社保强化与公共服务均等化,提振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信心;三、逐步把政策重心由供给侧补贴转向扩大内需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四、加强透明度与治理,稳定政策预期。
IMF提到,此次对中国“重申再平衡”的公开强调,亦呼应美方要求国际机构就中国经济政策表态更明确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