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馆史诗”组章首秀福州

Published at Apr 17, 2023 09:12 am
15日,“国石国艺福聚晋安”——中国美术馆建馆60周年庆典活动之治印、雕钮作品晋京启动仪式,在位于晋安区竹屿路1号的晋安文化记忆馆隆重举办。由12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48位福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联手创作的60枚一套主题为“中国美术馆史诗”的寿山石雕组章在这里展出。展览持续到17日,免费开放,参观时间为9时至17时。 此次活动由晋安区人民政府、福建省寿山石文化艺术研究会联合主办,中国美术馆、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国民主同盟福建省委员会、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福建省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作为指导单位。   精彩纷呈隆重首秀 观众赞“有味道的作品” 这是这套寿山石雕组章在福州的首次展览。之后,组章将被运到北京,由中国知名篆刻家进行印底创作。它们将于今年5月在中国美术馆建馆60周年庆典活动上亮相,并在中国各地巡展,之后长期在中国美术馆特设展厅展出。 15日,许多福州市民专程来观展。86岁的陈老先生和老伴在本报上看到新闻后,兴致勃勃地前来参观。他们用手机拍了许多照片,准备以后保存到电脑上,慢慢欣赏这套组章的美照。“不虚此行!来一趟就看了60位大师的作品!作品很有味道,十分生动!”陈老先生说。 大师云集集思广益 行家赞“有价值的尝试” 对于这套组章问世的过程,组章创作专家组成员、原福建省工艺美术研究院院长余卫平谈了自己的感想。 余卫平表示,此次创作模式与以往不同,60位大师每周集中一次,畅所欲言。每一枚印章的创作,都要求作者充分理解命题旨意,作品符合雕钮制式,用寿山石雕刻的独特语言完美表现。60位创作者同场探讨寿山石雕技艺,碰撞思想的火花,提升作品的内涵,有助于开阔彼此的视野。“这种开放式的讨论与切磋,是一次很有价值的尝试。”余卫平认为,这种集思广益、命题创作的模式,为工艺美术行业整体创作水平的提升,提供了范例。 “在组章创作讨论会上,我得到了很好的启发。”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寿山石雕非遗技艺传承人杨明介绍,在组章创作中,他想用一名戏曲女子的侧脸来表现命题《国风有形》,并相中一块带黄色的石材。而后,他与其他大师交流构图细节,巧用石材色泽、石雕语言,几易画稿,最终,一名顶戴花冠、手持鲜花的美丽少女跃然石上。 保护传承不遗余力 晋安讲好“国石国艺”故事 福州市晋安区人民政府区长董敬太在启动仪式致辞中说,举办此次活动,是推动寿山石雕传承发展、打响闽都文化国际品牌的重要举措。 寿山石是特产于福州晋安区的国之瑰宝。晋安区委、晋安区政府一直坚持推进寿山石文化和产业的发展。2000年9月,福建省文化厅正式命名晋安区为“福建省寿山石民间艺术之乡”;2000年12月20日,中国文化部正式命名晋安区为“中国寿山石民间艺术之乡”;2006年5月,寿山石雕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名列首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018年,寿山石雕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名录。 自1979 年至2022 年的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中,累计22位寿山石雕艺术家当选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董敬太表示,晋安区将继续挖掘寿山石文化优势,做好寿山石文章,推进寿山石产业发展,让国之瑰宝持续绽放光芒,助力打响闽都文化国际品牌。 福州市晋安区中国寿山石馆王永福馆长介绍,2022年3月1日,《福州市寿山石雕刻技艺保护规定》正式实施,从立法层面对寿山石雕给予了有力支撑。王永福说,在培养寿山石雕人才上,区委、区政府出台了许多激励机制和办法,如设立技能大师工作室,部署人才驿站,举办雕刻技能大赛,在高校设立寿山石雕专业的硕博点等。 目前,寿山石雕界人才结构日趋优化,市场逐步升温,形成了良好氛围。 走出福州走向世界 大师盼国宝迈向新高 福建省寿山石文化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瞿述勤说,此次组章创作,大师云集、阵容强大,实属罕见。大师们踊跃参加,有始有终,展示了传承非遗文化的情怀、提升自我技能的初心,令人感动。寿山石雕界新人辈出,大师技艺更上一层楼,更令他欣喜。 作为首位在中国美术馆办过寿山石雕个展,作品还曾在美国、法国展出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福州市寿山石行业协会会长陈礼忠鼓励同行带着作品走出福州、走向世界。“国之瑰宝寿山石雕,是承载着中国历史文化要素的‘凝固的艺术’,走上更高更大的舞台,有助于传播闽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鼓励创作者们同台竞技,萃取精华,开拓思路。” 中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特地为本次展览题词“寿石瑰宝福聚晋安”,他用书法的语言生动展示了活动的主题。 (朱丹华/文林双伟/图)

Author

KHO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