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山林之间 藏着这些精美遗存

Published at Jan 14, 2022 02:23 pm
石窟寺是中国极具代表性的重要文化遗存,它集造像、壁画、建筑于一体,历史底蕴雄浑厚重,文化内涵博大精深,艺术形象美轮美奂,反映中华文化特征,体现多民族文明融合乃至中外文明交流,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在2020 年10 月国家文物局组织开展中国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的背景下,2020 年12 月至2021 年3 月,以福州市文物考古工作队为主体的福州市石窟寺专项调查队,共完成10 处石窟寺(摩崖造像)的调查工作。它们分别是:拱头七佛坑佛造像、乌石山摩崖题刻及造像、埠兴摩崖造像、象山摩崖造像、白佛摩崖造像、城门山石刻造像、瑞岩摩崖造像、瑞岩弥勒造像、名山室灵龟洞摩崖石造像、栖云洞造像。 新发现——瑞岩摩崖造像 据福州市文物考古工作队业务部负责人张勇介绍,此次调查对福州市主要石窟寺和摩崖造像进行了重新梳理,通过画图、拍照、GPS定位等手段对现有遗存进行资料收集,对它们的保存状况进行分析,对周围环境进行清理,对于磨损风化的现状给出意见等。 在摸家底的同时,考古队员在调查中有了新发现——瑞岩摩崖造像。 瑞岩摩崖造像位于福清市海口镇牛宅村瑞岩山西南山腰。造像共有3处,分别是位于山顶的观音摩崖造像、山腰的华严三圣佛摩崖造像及瑞岩寺九仙楼内的九仙君摩崖造像。 观音摩崖造像,圆拱龛,中间为观音菩萨,左侧为善财童子,右侧上方为海鸟。初步判断为宋元时期造像。 华严三圣佛摩崖造像,长方形龛,龛下方为须弥座,中间为毗卢舍那佛,左侧为文殊菩萨,跏趺于莲花座,莲花座下为坐骑青狮。右侧为普贤菩萨,跏趺于莲花座,莲花座下为坐骑白象。初步判断为宋元时期造像。 九仙君摩崖造像,位于瑞岩寺九仙楼内一块岩石上,岩石长5.34、高2.10米,左侧雕刻有9位仙君造像,右侧为祈梦图。整块岩石立面均涂有白漆,仙君造像描有彩绘。九仙君摩崖造像岩石轮廓及祈梦图3个字从雕刻方式判断为现代雕刻,仙君人物造像年代初步判断为清至民国时期。 精美绝伦值得一看 在此次的调查中,有4处摩崖造像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让见惯了文化瑰宝的调查队员还是忍不住发出惊叹。 栖云洞造像,位于罗源县凤山镇南门外村圣水寺南侧栖云洞内,为中国文保单位。栖云洞为天然石洞体,形如巨钟罩地,洞口较小,朝北,腹部宽大。洞内三面保存有宋代须弥座,上面摆着18尊青石罗汉像,其中16尊为南宋淳祐八年(1248年)造,2尊为明代所补,另有现代石雕观音造像一尊。须弥座上另有石刻文计94字。此外,洞内有清代水井澄心井一口,洞壁还留有元代至民国时期的摩崖题刻9段,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这18尊青石罗汉雕刻精美,和很多摩崖造像的浮雕不一样,18尊罗汉可以自由移动,这在以往的发现中比较少见。”张勇说。 “上一次对永泰名山室的考古调查已经是20世纪90年代的事情了。所以此次的专项调查很有必要。”张勇介绍,名山室灵龟洞摩崖石造像为中国文保单位,灵龟洞南侧岩面上分布着宋元时期石窟造像浅浮雕,雕刻佛像约70尊,另雕刻有大象、狮子、仙鹤、龟、鱼等动物,以及农夫、亭台楼阁等,精美绝伦。除此之外,名山室的千级台阶上的几十处题刻也蔚为壮观,在福建省内实属少见。 折射佛教在福州的历史沿革 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要调查这些散落于广袤大地上的石窟寺(摩崖造像)?因为从这一尊尊造像中,我们可以看到无数的历史细节。 佛教于东汉时传入中国,大致在三国西晋时期传入福州。福州现存最古老的寺院开元寺始建于南北朝。到了唐朝,福州是对外贸易港口,成为朝鲜、日本僧人交流修习佛法的目的地。五代十国期间,奉行“保境安民”的王审知崇释兴佛,佛教在福州广泛传播。此次调查的10处石窟寺(摩崖造像)中,乌石山摩崖造像中的三圣佛摩崖造像为隋唐造像、仓山区城门镇濂江村九曲山的白佛摩崖造像为唐代造像,另外8处为宋元时期的匠人所造。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佛教在福州的兴与毁。”闽都文化志愿者、古建爱好者林强说,“唐朝佛教文化一度兴盛,但唐武宗崇尚道教施行灭佛,依附于佛教的寺庙及其神明造像在这些特定的历史阶段也就消亡了。宋元时期,贸易的兴盛又带动了佛教在福州的交流,佛教之盛冠于全国。” 除此之外,福州的佛教还具有与民间信仰相融合的特质。名山室灵龟洞摩崖石造像中,有一组“七丘比图”,按照佛教考古学专家温玉成的判断,这可能是“莲社七祖”造像,反映了宋元时期的民间宗教“白莲菜”,并且极有可能是中国仅存的一处,十分珍贵。 向石窟寺调查人致敬 2020年10月,中国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展开。以福州市文物考古工作队为主体的福州市石窟寺专项调查队在120多个日日夜夜里,足迹踏遍福州市六区六县、高新区,实地对福州的石窟寺(摩崖造像)进行大体检。 最让考古队员印象深刻的是埠兴摩崖造像的调查,那是一次在绝壁上的考古调查。据张勇回忆,埠兴摩崖造像位于鼓山白云洞对面的山崖上,地势险峻。在当地向导的指引下,调查队员们走过湿滑的丛林,花费了一天的时间到达了这处斜壁,在仅有两三米宽的石壁中段进行拍照画图定位,脚下便是二三十米高的断壁,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 “这一处摩崖造像长期暴露在野外,磨损和侵蚀得比较严重,上一次来到这里的可能是好几代前的考古人了,所以资料已经很陈旧,需要重新对它进行测绘定位。”张勇说。 让张勇感到高兴的是,通过此次专项调查,发现福州的大部分区县都有石窟寺(摩崖造像),分布相对均衡,丰富了福州的文旅资源,对闽都文化的深入挖掘以及后续的保护利用很有帮助。 福州市文物考古工作队队长戴晖介绍,此次的专项调查时间紧、任务重,一些散落在密林山海中的石窟寺(摩崖造像)还有待发现。但此次的调查成果为全面掌握福州石窟寺(摩崖造像)的保护状况,系统分析石窟寺(摩崖造像)的保护形势,科学制定保护政策和中长期规划奠定重要基础。 (管澍/文受访者供图)

Author

KHO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