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禹:非遗技艺助力核酸采样
Published at Nov 30, 2022 02:29 pm
“本轮疫情发生后,福州周氏喉科第六代传承人周国禹投身抗疫一线,在福州台江苍霞街道承担核酸采样、收集采样品、维护现场秩序等任务。
周氏喉科外治法始创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今年2月入选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我们家保留了很多中医喉科的老技艺、老药方。”周国禹说,吹药、外敷、刺血、针灸、抓龙筋等特殊治疗手段,是周氏喉科的特色。
周氏喉科的“明星产品”周氏喉散系用古法制作而成,在福州广为使用,一些旅居海外的侨胞探亲离榕时也会购买,以备不时之需。
“单单做西瓜霜这一味药,就要花上不少时日。”周国禹说,每年立冬后,他就带着数十斤西瓜到北峰山区或闽侯大湖乡,利用低温条件制取西瓜霜。
“早些年我父亲重病在床,有些外地病人仍慕名而来。”周国禹回忆道,看见骨瘦如柴的父亲在病床上给人看病,他深受触动,更加重视医德,也更注重患者的就诊体验。
因为核酸采样时细心、贴心、耐心,周国禹成了采样点有名的“大白老师”。他利用丰富的喉科诊疗经验,总结了多条核酸采样的经验供大家学习,并贴心地列出了一连串的“受检小提示”,引导福州市民配合核酸采样。
“核酸采样时不要发出‘啊’的声音,但可以保持‘啊’的口型,这样可以让舌位降低,充分暴露扁桃体和咽后壁,工作人员采样时用棉签划一划这里就好了。”周国禹说,多一个“大白”掌握这一技巧,核酸采样就能快一点。
疫情期间,台江区曾举办过多次非遗传承人试点应用医药抗疫直播活动,邀请周国禹与观众在线上见面,向隔离人员和抗疫人员教授周氏颈咽操、护嗓腹式呼吸等非遗技术,助力疫情防控。
近年来,为更好地传承周氏喉科外治法,在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周国禹先后创办多个周氏喉科工作室开展诊疗活动,并向社会宣传推广周氏喉科外治法这一非遗技艺。
他还积极推进“中医进校园”“中医进社区”等活动,指导大家学习应用非遗技艺。
(蓝秀楠/文叶诚/图)
Author
KHO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周国禹:非遗技艺助力核酸采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