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首个国产芯片整机生产基地在榕投产
Published at May 24, 2020 08:36 am
“启动!”随着一声令下,生产线动了起来:上机箱、CPU组装、内存条组装、风扇装机箱……11日,在福州高新区生物医药和机电产业园,福建省海峡星云智能制造基地一期工程竣工,并交付首台整机,标志着福建省首个国产芯片整机生产基地正式投产。
首台整机的正式交付,意味着福建在完成芯片国产化替代的第一阶段生产制造居于国内领先地位。CPU采用华为8核鲲鹏920高性能通用微处理器和主板,运用的是自主研发的领先生产工艺,装载的是国产的配件,通过集结一系列行业“顶配”,实现整机产品在目前技术条件下,能达到的最高性能水准。
“过去,国内计算机的主机较多采用英特尔芯片。此次通过与华为合作,我们实现了‘中国芯’的代替,在多环节具备了自主生产的特质。”海峡星云副总经理马力遥介绍。
这样顶尖的产品生产过程仅需要两分钟。这得益于基地打造的一流生产线,该生产线自动化程度高达近90%,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处于首位。
“目前业内大多数的整机生产还是依赖大量人工。”马力遥说,该基地生产线则依托机器人智能化装配单元协同化生产技术,26个机械手臂分工合作,并能与人工操作高效、安全衔接,2分钟便能完成一台搭载国产化芯片主机的生产。在产品下线后,还可实现订单、仓储、制造、供应链全流程的信息化系统管理,工厂信息化水平国内领先。
智能化生产不仅带来高效率,更突破了传统生产的单一性。该生产线通过智能技术大大提高适配性,相对于传统生产线只能定制生产一种产品的“刚性”,实现了多款产品生产的“柔性”。
随着项目一期竣工,今年预计产能可达10万台,充分满足福建省对国产信创服务器、PC整机的替代需求。二期规划将于明年开工,到2022年,将实现年产30万台产能。远期规划2024年开工,目标实现年产50万台产能,届时将满足省外乃至国外对于该产品的需求。
海峡星云智能制造基地是福州市与省电子信息集团合作引入的数字经济重点项目,致力于创建、培育和发展福建本地高端计算整机品牌,开展高端整机全国产化替代与应用示范。
立足福州,省电子信息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计划携手京东方、华映科技的液晶显示、合力泰模组与印制电路板、晋华存储等,以海峡星云作为我省整机产业链的“出海口”,打造福建自有的完整高端整机制造产业链。(记者 林瑞琪)
Author
newsroom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福建首个国产芯片整机生产基地在榕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