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晋28日讯)斯木省华总会长兼成邦江中华总商会会长拿督吴标生博士针对团结政府将在8月29日起发放第三期慈悯援助金,并且将从去年的80亿令吉增至100亿令吉的决定,表示不认同。
他指出,虽然政府的初衷是为了帮助有需要的民众,但频繁发放援助金并不是解决长期经济问题的良策。
吴标生表示,尽管政府发放援助金的举措表面上展现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怀,确实在短期内缓解了B40和M40群体的生活压力,是一种雪中送炭的行为,但从国家财政的可持续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这样的政策令人忧虑。
他说,首先,频繁发放援助金可能对国家的财政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导致政府债务增加。如果这些支出未能同时带动经济增长和提高税收效率,长期来看,国家在教育、卫生、基础设施等关键领域的预算可能会受到挤压,从而影响整体国家发展。
吴标生表示,更为严重的是,频繁的现金援助可能导致部分民众形成依赖心理,削弱了他们自我提升和追求更好生活的动力。如果人们过度依赖援助金生活,不仅不利于个人发展,还可能拖累国家的整体进步。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人民“钱不够用”的问题,他呼吁政府与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采取标本兼治的措施。援助金虽然能在短期内缓解人民的经济困境,但从长远来看,这只是一种暂时的应对措施。政府应着眼于如何提升人民的能力,使他们在未来能够自力更生,实现真正的经济独立。与其仅仅提供“鱼”给人民,政府更应该教会他们如何“捕鱼”,帮助他们掌握改变命运的技能。
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缩小东马与马来半岛之间的发展差距。除了资金投入,科技转移和基础设施提升同样至关重要。联邦政府应协助东马提升设备和技术,以便地方政府更有效地发展水电供应,道路,网络,医疗设备和教育等领域。唯有当政府致力于教会人民“捕鱼”,我们才能真正有效地解决贫困问题,推动国家走向更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