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带”子丰满“诗与远方”亮丽

Published at Dec 22, 2022 11:25 am
天高海阔,碧波荡漾。11月21日上午,记者来到福清市沙埔镇牛峰村。从牛头尾码头远眺,只见海上风车依次排开,养殖鱼排连绵成片,其间不时有渔船来回穿梭,好一幅波澜壮阔的海上田园画卷。 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近年来,沙埔镇党委、政府聚力海域资源、发力耕海牧鱼、蓄力滨海旅游,激活了海洋经济产业发展的“一池春水”,奏响新时期牛峰村乡村振兴的新乐章。 闻!海带飘香 初冬时节,兴化湾海域再次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当天,趁着天气晴朗,牛峰村村民杨和平一大早就驾着渔船,绕自家海域转了一大圈,仔细查看海域水质、海带幼苗生长情况。 这段时间,牛峰村迎来海带“冬耕时节”,养殖户为接下来海带夹苗播苗作业忙碌着。同样忙碌的,还有为明年做准备的沙埔镇海带烘干厂。在牛头尾码头西侧,几台挖掘机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海带烘干厂的基础作业。 “海带烘干厂解决了村民烦恼。”牛峰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杨文平说,海带通常收成在每年的五六月份,但是每碰到阴雨季节,海带就无法晾晒,泡在海水里容易腐烂,对收成影响很大。 今年67岁的杨和平,是牛峰村最早种植海带的村民之一。他今年种了100多亩海带,由于市场行情不错,价格较高,仅靠海带养殖纯收入就达30多万元。他说,今后村里收割的湿海带,无须上岸晒干,可直接烘干,然后便能高价卖给采购商,他准备要大干一场。 牛峰村位于龙高半岛东南端兴化湾畔,三面临海,可生产的海域面积达4万多亩。兴化湾海域水质好,盐度适中,有利于海带生长,且海带养殖周期短、管护简单、收益高,成为村民致富的钱“带”子。每年初夏,牛峰村的海带飘香,成为一道最独特、最亮丽的风景线。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海带养殖成为牛峰村村民支柱产业。30多年来,牛峰村依托海带养殖,延伸海带产业链,村民陆续开办了海带加工厂,打造“育苗—生产—深加工”一体化的海带养殖完整产业链,全村海带产值达1.1亿元。 看!海权改革 世代牛峰人,傍海而行、倚渔为生。但因养殖海域权属不清,矛盾多发,严重影响渔村稳定和渔民增收。最近,杨文平和他的同事在全力推动海权改革。他说,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得天独厚的海域资源是牛峰村最大的倚仗,推动海权改革迫在眉睫。 根据《福清市推广养殖海权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牛峰村正全力推广深远海养殖“三权分置+两证联动”模式,即海域所有权归国家、使用权归村集体、经营权归养殖户;同时,为养殖户联系办理水域滩涂养殖证、养殖凭证,让海域使用合法化。 杨和平是首批参与海权改革的村民之一,获得了100多亩养殖海域的承包权,种上了海带、龙须菜。而另一位海权改革的受益者、58岁的杨国清则搞起了鲍鱼养殖。 牛峰村还乘势而上,实施海上养殖设施升级改造,推动泡沫浮球改造、传统养殖鱼排升级,积极引导村民从近海养殖走向深海,助力渔业产业转型升级。 杨文平说,不少企业看中海上的机遇,慕名而来,进行海带、龙须菜、紫菜、鲍鱼、海蛎、大黄鱼等养殖生产。沙埔镇还积极探索“党组织+合作社+养殖户”的生产模式,提高海域的利用率,为渔村振兴打好了产业基础。 听!渔舟唱晚 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乡村色产业。除了耕海牧鱼,牛峰村还想“渔舟晚”,打起了滨海休闲旅游的主意。 漫步细致柔软的沙滩,看潮起潮落;脚踏波光粼粼的海浪,听阵阵涛声。走进牛峰村,便能收获“背山面海坐沙滩,赏月听涛享自然”的天然感受。这是牛峰村打造乡村振兴“诗与远方”的愿景。 “滨海休闲旅游现在势头正盛,牛峰村有很好的自然禀赋,这对我们而言是一个机会。”杨文平说,牛峰村不仅有万亩海上牧场,还有隔海相望的目屿岛。岛上坐拥省首批“海岸公园”,原生态风光不输平潭、三亚。 同时,远处兴化湾的“海上风车”另成一景。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只见几十台巨大白色风车依次排开,迎风旋转,与碧海、沙滩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杨文平说,沙埔镇定下发展滨海休闲旅游的思路后,牛峰村今年已开始着手相关工作,率先启动了码头改造和目屿岛综合服务中心、休闲民宿、环岛栈道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 根据规划,目屿岛将依托优越的自然资源,传承当地特有的民俗文化,打造成一个集生态旅游、文化体验、自然研学、高端度假四大功能于一体的高品质旅游度假岛屿。 目前,沙埔镇成立了福清市魅力沙埔滨海休闲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准备与福清文投集团合作,推进目屿岛浮动码头建设,积极探索海岛景观改造和网红打卡点创建等开发项目。(王光慧邱泉盛/文石美祥/图)

Author

KHO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