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弥之事迹初探
Published at Dec 13, 2021 01:33 pm
福建自古为海滨邹鲁、文献名邦,历史名人众多,包括隐居闽中或宦闽者。然而,学界对闽地唐代以前人物关注甚少。西晋至隋唐数百年间,中原地区战乱频仍,北方士族纷纷避难入闽,同时他们也将中原文化及生产技术带入,从而带动福建地区发展,主其事者亦因此名列典册。南朝时期,阮弥之即其中一位。今福州晋安区前屿有“阮公祠”。近年,福州阮氏宗亲组织编纂《福州阮氏宗谱》,以载其家族世系、人物事迹,使人得见梗概,但对阮弥之本身研究太少。历史人物事迹挖掘是史学研究构成部分,它覆盖面广,且成果易于为普通读者所接受。笔者整理相关文献,对其人物生平及所处时代进行追溯,同时做一些史料辨证,以助当下对阮弥之的宣传。
阮弥之(—436年),江左人(今江苏南京),南朝元嘉间(424-453年)任晋安郡太守,任上“教稼穑,兴学校”,惠政显著,卒赠资政大夫,谥忠惠。
关于阮氏事迹,史书语焉不详,其人物资料并见沈约《宋书》、黎崱《安南志略》、郦道元《水经注》、郭柏苍《乌石山志》《竹间十日话》、郑祖庚《侯官县乡土志》《闽县乡土志》、黄仲昭《八闽通志》及《福建通志》《福州府志》等地方旧志记载,然而多转相引录,吉光片羽。
先贤留遗迹
阮弥之有功社会、百姓,“闽人食其德,立祠祀之”。他在福州的遗迹有两处,一在乌山,一在晋安区。
史籍载:“阮太守祠:祀宋晋平郡太守阮弥之,今福州治(南朝宋泰始四年,改晋安郡置;七年,复名晋安郡)……后移于东关外归善里。”乌山阮公祠在山南麓,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六月,因“雨暴山崩”,而导致祠宇倾圯,“片瓦只椽,杳不可见”。据郭柏苍《乌石山志·志余》(卷9)载,当时阮公祠中还祭祀明代抗倭将领阮鹗。且坊间流传一“灵异事件”,言邻近居民常见有巨蟒“或蹲山麓,或蟠官署觚稜之上,双目如炬”。一次风雨导致乌石山某些地块崩塌后,巨蟒遂不复见。关于乌山阮公祠兴建时间,据该志“男女痛哭之声不绝于道,塑像奉以为神”等语推知,当在阮弥之逝世后。
及乌山阮公祠倾圮后,此祠遂移至“归善里”(今晋安区前屿村)。
一说前屿村阮公祠为万历七年建,未知所据。
晋安阮公祠几经重建。据史料、碑刻等记载,乾隆十一年(1746年),“巡抚周学健重修”;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重建一次,宪台赠“闽瓯师表”;“道光中遭飓风推到三进”,据今祠“道光十九年;本乡重建立”楹刻,推知当在此时;光绪年间亦有重建。民国年间,改为学校;新中国成立初期,曾为“福建人民革命大学”第一分部三班校舍。现该祠已被列为晋安区文物保护单位,建筑为土木结构,基本保留了清代重修后的整体格局,祠堂面宽15米,进深46米,占地面积约690平方米。
立心为公政事不殆
阮弥之为官政声颇著,在闽地为官亦有治绩。西晋太康三年(282年),闽中设晋安郡。此郡辖沿海八县,然而人口稀少,平均每县不过几百户人家。420 年,刘宋政权建立。闽地亦在此朝统治下,前后60年。时晋安郡“领县五(候官、原丰、晋安、罗江、温麻),户二千八百四十三,口一万九千八百三十八”。刘宋时期,南北战争主要集中于江淮地区。而福建地区西北连山,东南滨海,交通不便,故能保境自安,局势大抵平静,而洞夷山寇侵扰则未能避免。宋文帝时期,闽中发生过动乱。南朝元嘉元年(424年)“建安郡山贼百余人破郡治,抄掠百姓资产、子女”。闽浙一带洞夷海寇猖獗肆虐,阮弥之“设方略御之”。当时百姓不多,将兵固然很少,此当时社会情状亦可为“设方略”作一注解。《宋书·百官志》对郡守职事作了相关说明:“郡守治民,丞佐之,尉典兵,备盗贼……”阮弥之为民纾难,恪尽职守。
宋文帝刘义隆曾遣散骑常侍袁渝至福州观察吏政,访求民情,“弥之历陈损益上言”,“上悦,欲召内用(指任“京官”)”。后因百姓挽留,遂不果。除了上述“御寇”一事外,其治闽功绩主要在于教民稼穑和兴办学校两个方面。
推行教育发展农事
阮弥之在福州为官,深受百姓爱戴。其间“兴学校,正风俗……”死后,“郡人思之”,更将其奉为神明,建庙祭祀。刘宋朝廷也钦赐祭葬,“官设有司春秋两祭”,可谓“殊荣”。
闽地偏僻荒远,农业生产量低下,经济落后。长期以来作为中原贵族流放之地,至刘宋时期略有改观,对闽地开始重视。
阮弥之奉政入闽,任上注重农事,组织开拓阡陌,教民稼穑,把良种引进福建,使农业得到发展,改变了闽地“行经万里,不见汉地”的蛮荒现象,这为以后福建的治政打下良好基础。在“兴学”方面,他在乌石山麓办学,传播儒家文化,社情民风有所改观。后来中唐时期李椅、常衮兴学,闽国王审知置“四门学”培养人才,北宋海滨四先生倡道东南等彪炳福建教育史上的事迹,想来与此不无关系。而阮氏推行教育的事迹鲜见史料记载,只留下“阮弥之任昌国郡(元嘉间,晋安郡改名昌国郡,不久复原名)太守,曾兴办学校,教育闽人子弟”,于是“社会出现‘家有诗书,市无嚣斗的良好风尚’”等极简的语言。《福州阮氏宗谱》未知所据何本,书中记载了阮弥之办学规模、师资、教学内容,然而亦只字片语:“初到(福州)见闽越人不知学,不知礼……于是在乌石山麓择地三十余亩、二十多间房,兴办学校,邀请江左名士来闽讲学,传播中原文化……”
阮弥之致力教育自然与其心志相关,但刘宋朝政策亦不可忽视。
刘宋文帝朝政治清明,经济、文化等均取得较大发展,“三十年间……民有所系,吏无苟得”,史称“元嘉之治”。宋文帝在农事方面多次劝课农桑,奖励垦荒;在文事方面,创建“四学”(玄学、史学、文学、儒学)。古云“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在这一大背景环境下,阮氏对晋安郡治理,必然卓见成效,这是显而易见的。人们鉴于他的教育功绩与发展农业等政绩,祭祀、怀念他。
阮弥之卒年
及任职时间考
阮弥之卒年和担任晋安郡守职时间未见史书详言,但仍可根据相关人物及事件推知一二。
《乌石山志》载阮弥之“闻上杀檀道济,竟叹息忘寝食,以忧卒”。
考檀道济为刘宋开国元勋,文帝患病时,因忌其威名,故召还杀之,事在宋元嘉十三年(436年)。阮弥之为此而“叹息忘寝食,以忧卒”,据此可推测其逝世时间当在此时。
元嘉年间晋安郡守据史料载,有“张先顷、阮弥之、池(一作沈)云子、阮仁之、丘祚、阮永之、颜仲文、刘隐、范璩、王粹”。较晚的志书乾隆《福州府志》则记载他们的任职时间,阮弥之系元嘉二年(425 年)任。史载阮弥之“征林邑”事件发生在元嘉元年(424 年)和元嘉七年(430年)。同时,考《福州府志》,另一位晋安郡守沈(按万历《福州府志》与《八闽通志》:“沈”作“池”。)云子为“元嘉六年(429年)任”。据此即可证明,阮弥之在福州任职时间即425-428 年之间,前后不过五年。而这段时间,却为福州写下一页历史,只是过于简短。
(陈常飞文/图)
Author
KHO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阮弥之事迹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