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文謂疫情致民焦慮抑鬱 促政府正視精神問題
Published at Nov 04, 2020 03:38 pm
(古晋4日讯)古晋市国会议员俞利文强调,国盟政府必需迫切废除《刑事法典》第309条文,将自杀未遂合法化以适当解决精神健康的问题;尤其在当前疫情之下引发的焦虑和压力,那些可能已存在的心理健康状况将加剧精神疾病的趋势。
俞利文于今日发文告披露,虽然他日前获得国会的答复,即政府尚在研究此事,仍处于咨询相关利益者的阶段。然而,事实是自上一次国会召开后至今,即便疫情告急,政府依然没有严正以待。
他表示,在前朝希盟政府的执政下,时任首相署法律事务部长拿督刘伟强强调将进行必要改革,甚至修改刑事法典,将自杀未遂刑事化,原本预计在今年中旬提呈国会。
惟自政府更迭至今,即便在疫情笼罩之下,国盟政府似乎怠慢实施有关改革。
俞利文说,从疫情爆发到实施行管令至今,无论是精神保健单位的专家、医院甚至诊所方面的精神疾病案例出现大幅度增加,他们多数主要是难以承受被隔离,以及面对经济困难。
根据警方的数据显示,从3月18日实施行管令封锁至6月9日,全国逾有78宗自杀案例;去年同期则为64宗。
此外,马来西亚智库中心在今年4月进行一项研究发现,1084名大马人受访者中约45%在行管令期间经历了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同时,Befriends组织也在3月18日至5月16日期间,共接获4142通来电,约34%通电话乃与疫情爆发有关,其中三分之一与寻短有关。
俞利文继说,从3月28日至4月12日行管令期间,卫生部的心理救急热线共接获了2500通电话,甚至逾千则手机简讯。
由此可见,目前疫情期间的自杀率有着明显上升的趋势,专家甚至称之为“无声的精神疾病大流行”。故此,政府必需严正看待精神疾病的问题,在着手处理有关问题上也必需积极主动。
他强调,自杀未遂者不应该被视为“被告人”对待,他们更需要的是接受治疗,以及精神上的支持。
俞利文表示,目前没有证据说明将自杀未遂合法化可会衍生更多相关案件,甚至发挥威慑作用。相反的是,它可能会导致其他不利的影响,如无法获得适当的心理辅导,甚至迫使他们进一步边缘化。
根据世界卫生组的数据显示,全球至少有59个国家已将自杀未遂合法化,包括北美洲、整个欧洲、南美洲大部分地区及亚洲的一些地区等,也已将自杀未遂免去刑事化。
另一方面,与大马刑法相似的印度于2014年已将自杀未遂合法化,尤其在英国自1961年将自杀未遂合法化后,该国近年来的自杀数据有所下降。
当然,将自杀未遂免去刑事化不应成为解决精神疾病日益严重的唯一步骤,政府必需在我国预防自杀策略计划加以投资之余,也重振国家精神保健登记系统,并做出改革。
俞利文指出,如果医疗保险计划涵盖精神健康状况,这将有助于减轻耻辱感,并改善人民的心理素质,以解决日益严重的自杀问题。
Author
Tan Chok Bui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利文謂疫情致民焦慮抑鬱 促政府正視精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