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海外媒体拓展民间外交

Published at Apr 16, 2024 03:55 pm

近日,中央人民政府任命崔建春为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特派员,特首李家超对任命表示欢迎,并称将会配合外交部策略,说好香港故事。同时间,正在美国访问的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表示,将会在访问行程中向当地商界说好香港故事,拓展海外合作空间;而行政会议召集人叶刘淑仪亦建议,应善用本港商界及专业界的国际联系,推动「民间外交」,消除西方人民对香港的误解。

笔者认为,面对世界百年不遇变局,对国际社会说好香港故事,就是说好大湾区故事、说好中国故事。而民间交流最重要的是民心相通,如果港府可加以善用海外华文媒体的力量,利用更加「贴地」的语言和方式在海外说好香港故事,可能更容易消除外国,特别是西方民众对香港的误解。

要知道,自从「占中」、「黑暴」以来,受西方政府影响的所谓西方主流媒体就对香港社会、经济和法制等各个方面行进恶意抹黑,不断向西方民众灌输错误的信息,导致外国民众对香港产生了不小的误解。若想扭转西方民众对香港的误解,就要有系统、有策略、有针对性地去做,且持之以恒地以当地民众接受的「贴地」语言,传播正确的香港资讯,反驳西方媒体的恶意抹黑。这样比起官方严肃认真、正经八百的官方回应可能效果更为明显。

事实上,民间外交的定义是指有明确目的的民间交流往来,其特点是强调非政府性质,以民间交流主导,达到「民间先行,以民促官」、「以官带民,官民并举」的作用。据《中国共产党民间外交理论与实践研究》记载,中央历代领导人都有大量重视民间外交工作的重要论述。 例如国家领导人毛泽东曾表示,「政府间不好往来,还有别的管道,还可以加强民间往来」;周恩来总理也曾指出,「中国的外交是官方的、半官方的和民间的三者结合起来的外交」;邓小平亦指出,「我们必须积极进行人民外交活动」。而海外有着如马来西亚光华日报、菲律宾商报、汶莱联合日报、印尼罗盘报等历史悠久的媒体,这些华文媒体不仅深耕当地社区多年,且与当地的民众、商界及政界都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若能加以善用,对于未来宣传香港、说好香港故事及说好大湾区故事,将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作者﹕郭灵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