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学院:“一榄情深”更甜了
Published at Mar 28, 2022 03:26 pm
在距离闽江学院数十公里的闽清石湖村,满山遍野的橄榄树在春风里摇曳。
去年3 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时参观了闽江学院校史和应用型办学成果展示厅。闽江学院海峡学院2020届毕业生江华丹和她的“一榄情深”团队,是参与展示的两个大学生创业团队之一,石湖村是“一榄情深”项目实施基地,村里的福建省青榄食品有限公司为项目合作企业。
主题剧本杀出炉
扩大“双创”版图
3月15日,记者来到了石湖村。
眼下是橄榄生产的淡季,但江华丹重要的项目伙伴裴锦泽仍坚守在基地和门店一线。他是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闽清站站长,兼任闽江学院创业导师。
“‘一榄情深’今年又有大发展!
以‘一榄情深’为主题的剧本杀很快就要官宣了!团队成员挖掘当地乡村文化,打造出以闽清橄榄为主线、以闽清古厝为场景、以明清时期爱恨情仇故事为剧本的《一榄情深》,欢迎大家到时候来体验!”裴锦泽说,大学生“双创”团队将乡村振兴、古厝民宿、橄榄文化串起来发展,扩大了“双创”版图。
江华丹现在是闽江学院海峡学院的辅导员,负责带2021级4个专业的278名学生。虽然身份发生了变化,但她仍心系“一榄情深”项目,经常向学生宣讲、分享她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和“双创”心得,并挖掘一些学生加入“一榄情深”。
“一榄情深”团队成员大部分是在校生,80%来自闽江学院,还有清华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的学生。“最近发现了几个好苗子,其中一位女生让我想起了自己大一时的样子。”江华丹回忆说,“我大一到闽清参加社会实践,开始关注橄榄深加工问题。正是这次社会实践,让来自多所高校的学生有缘相识并加入创业项目中。”
闽江学院领导高度重视“一榄情深”项目,为团队活动提供场所等资源支持,“校友创业沙龙”等定期举行的活动则给团队提供“智库”支持,学校还推荐团队参加中国和省市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一榄情深”项目从最初的社会实践助农形式不断升级发展,创立了专门的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开展各类工作。四五年间,一批又一批学子加入该项目,有的毕业后留下来工作,有的毕业后通过网络为项目出谋划策。
近日,江华丹告诉记者:“近期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校园实行封闭式管理,大家去不了闽清一线,但经常会网络连线开会,关注项目最新情况。我们都盼着疫情早日结束,暑假赶快到来,那时是橄榄重要的生长期,我们要深入山林考察。”
最近,“一榄情深”正在申报福建省“创业之星”项目,“梅好闽清”农特馆还专门设置了“一榄情深”展馆,团队要准备的资料很多。虽然任务很重,但江华丹信心满满,她说:“团队成员主要来自闽江学院海峡学院会计学、广告学、工商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都是有创业想法的小伙伴,可以帮助当地农民、企业进行品牌打造、市场营销、规范经营等。
改良饮料开直播
助力乡村振兴
“我们公司的‘妙音缘’橄榄露上市后小有名气,工厂橄榄饮料年产量从原先的200吨增加到500吨,直接带动大批果农增收。我们今年准备升级,从小规模企业提升为一般纳税人企业、规上企业。”提起大学生扎根乡村给厂里带来的变化,福建省青榄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其发很是激动。
陈家的橄榄露手工制作技艺是闽清非遗项目。
在与“一榄情深”团队合作之前,福建省青榄食品有限公司只有一款大包装的橄榄汁,不适合单人饮用,口感也不被年轻人接受。“一榄情深”团队帮助公司推出小瓶包装,并设计了可爱的“露宝”LOGO;为了改良口感,他们进行了130 多次调试,不断调整原料配比,并研发出橄榄露蒸馏器,解决了橄榄汁橄榄味不浓、口感苦涩等问题。
“大学生们还帮我策划直播带货、参加生态农产品食品产业博览会、申报专家工作站等,帮我们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陈其发说。
裴锦泽为今年团队成员不断涌现的创新想法而兴奋,福建省内多所大学的学生不断加入,将“一榄情深”项目从橄榄露这个“单品”向古厝民宿、旅游文化、研学文创等多个方面发展。他说,从闽江学院启航的“一榄情深”,凝聚广大青年学子的团队智慧,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对闽江学院提出的“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办学理念的深刻内涵。
裴锦泽说:“努力把自己培养成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这是一代学子的担当!”
(侯宗焜安梓/文林双伟/图)
Author
newsroom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闽江学院:“一榄情深”更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