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英智:用画笔“追忆”船政历史
Published at Apr 11, 2022 10:10 am
飞机、大炮、舰船等军事类玩具,几乎是每个男孩子的心头爱。
来自中国台湾在福州工作多年的52岁“大男孩”高英智也不例外。但与众不同的是,他喜欢创作油画和仿真模型“还原”船政舰船和船政历史。如今,他正绘制一幅油画作品,再现马江海战战场。
“军事迷”高英智酷爱模型制作,曾在台湾担任电影道具制作。机缘之下,他结识了福州一家模型设计制作公司老板。2018年,在马来西亚槟城的模型展上,对方告诉他手头上有个很好玩的项目,高英智因此来到福州,担任这家公司的设计师和制作师,想不到给了他意外收获。
原来,高英智喜欢研究舰船,来福州前就想画一幅油画,呈现船政建造的第一艘蒸汽动力军舰“万年清”号英姿,却苦于没有相关历史资料。
“我在船政文化发祥地马尾挖到‘宝’了!”他说,在马尾船政专家陈悦的帮助下,他得到“万年清”号图片资料和相关参数,顺利完成主题油画绘制。之后,他又创作了“平远”舰、水上飞机“甲型一号”等7幅船政主题油画,用手中的画笔描绘了一段段尘封百年的历史。
在这些作品中,一幅以黄海海战为背景的“平远”舰油画吸引了记者注意。火炮震天、硝烟弥漫的战场十分震撼;舰船上,火炮、悬窗、水兵服装、军旗样式等细节都很考究。
“不同于普通艺术创作,历史题材油画要以历史为参照,需要创作者反复考证。”高英智说,他多方搜集老照片、文献资料,又请教船政专家,力求最大程度还原历史记忆。
2020年,他开始构思绘制一幅4米长、1.7米宽的油画作品,还原马江海战战场。没找到战场图片资料,他就从文献中收集描述战争画面的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画面。之后,带着这些想象,他实地走访罗星塔、马限山等地,结合已有的舰船资料,将战场画面拼凑出来。经过一年构思,去年他才正式动手绘制。
在福州,高英智的收获不止于此。他还配合公司团队先后完成多艘船政舰船仿真模型制作。
手工打造高度仿真模型可不同于绘画,它对于细节的要求更为精准。这就要求设计师在有限的历史参数资料中,尽可能呈现最为逼真的视觉效果。
“拿‘平远’舰来说,舰船上配备了克虏伯炮、哈乞开司机关炮。要还原这些炮的炮弹及炮台的细节,光靠参数是不够的。我们的设计团队要参考同一时期法国军舰上的同类型炮弹。”他说,模型制作时间缓慢,非常磨炼人的性格。但当平时只能从教科书中见到的舰船模型出现在眼前时,这种成就感只有亲自参与才能体会到。
高英智认为,船政文化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联结海峡两岸的精神纽带。“我希望通过绘画和模型等可观、可感的形式,让百年印记走出书本‘活起来’,将船政精神发扬光大!”高英智说。
(马丽清/文林双伟/图)
2022 年第15 期
Author
newsroom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高英智:用画笔“追忆”船政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