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人的时间哲学

Published at Aug 12, 2023 11:10 am
[audio mp3="https://weareunited.com.my/wp-content/uploads/2023/08/福州人的时间哲学.mp3"][/audio] 每到假期的尾声,朋友圈里总会开始流传一些经久不衰的笑话和图片,大意都是撒欢了一整个寒/暑假的小学生们,在开学前一天晚上痛哭着狂赶假期作业,甚至是全家出动一起帮忙补救。在我读小学的时候,也曾有过一天写完一整本字帖的“光辉事迹”。可惜我的妈妈不仅不会向我伸出援手,还会不遗余力地嘲笑我:“日游游,点油。”
年幼而又充满好奇心的我不明所以,顶着巨大的作业压力追问妈妈:这话是什么意思?妈妈粲然一笑,一字一顿地告诉我:它讲的呢就是一个人白天四处玩,晚上点着油灯加班加点地赶工;一般用来形容人做事拖延、临时抱佛脚,说的就是正在埋头狂写的我。
“快仂囝,莫做妮妮势。”妈妈催促我,我将脸涨得通红,却反驳不了一个字,只好继续努力补作业。
随着年龄渐长,做事磨叽的我因为常被长辈吐槽,不知不觉间攒下了不少关于拖延这件事花样百出的福州话表达。
要想形容一个人做事磨磨蹭蹭,就常用“”“”或者“”。例如长辈常会批评晚辈道:“快仂囝,妮世乇!”或者说“伊做事际尽慒,侬看礼都会急!”意思就是行事太拖拉,让人看了着急。我妈妈就爱唤我“妮妮婆”,说我是个做事磨蹭的人,要我改掉拖延的坏毛病。
而拖延人的终极归宿,大抵都是在deadline前开启8倍速来超高效完成任务,也就是俗称的临时抱佛脚。除了 “日游游,暝点油”,福州话里还有“三十暝晡学拳头,初一早起头摊”的说法。这句熟语里的“拳头”指的是武术、功夫,大年三十晚上赶着学功夫,就为了初一早上来表演,可以形容现学现卖,也可以形容临时抱佛脚。
当然,对于福州人民来说,更加常见的可能是“屎遘股川口正会晓拉”。将它翻译成普通话,其实就是所谓的“屎急挖茅厕”。这通俗又带着味道的一句话,可以说是将懒癌患者不拖延到最后一刻不罢休的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归根究底,我们可以认为临时抱佛脚的本质就是对时间的不珍惜。因此,在嘲笑拖延症的同时,福州话中亦有许多劝勉人珍惜时光的熟语。“茉莉花,赶头水”一语就颇具福州特色。福州盛产茉莉花茶,而熏茶叶用的茉莉花要赶在首次花期采苞,此时地力足,花苞饱满,香气最浓。因此,福州人也常用它来比喻做事情赶前不赶后,提醒他人凡事都要提早做准备。
除了珍惜时光,对时机的把握也非常重要。“做田无命,节气把定”说的就是庄稼种得好坏,与命运无关,把握农时才是关键。不难发现,这些俗语似乎都和田间的劳作有关,可以说福州人的时间观念和农耕文明是分不开的。
受到技术水平和认知程度的限制,古代劳动人民只能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劳作中和自然进行深入交流,逐渐摸索出最具有普适性的农业生产规律,并将它们浓缩成了一句又一句方言熟语,在代际更替中口口相传,沿用至今。
当我们将日历翻到2023年,科技发展已经大大提高了农业对抗天灾风险的能力。但从本质上来说,人类仍然是在遵循自然演替规律的基础上作出尽可能多的努力。而它也更加印证了一个道理——这样一种脱胎于农耕文明的、强调珍惜时光和把握时机的“时间哲学”,时至今日依然有着历久弥新的积极意义和深刻的存在价值。
嘿!兄弟~福州腔调旨在展现年轻人使用方言的有趣情景。如果你是95后、00后,对福州话的日常表达有故事想说,欢迎你来投稿。
我们也想听一听你的故事,看看福州城有多少好玩有趣的生活情景。(讲不好也不要紧,我们都是两个声,敢讲最重要?

Author

KHO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