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政府近年全力推广「留学香港」品牌,一方面建设香港国际专上教育枢纽,另一方面建立熟悉「一带一路」市场的人才库,助力开拓东盟及中东市场。香港科技大学本科招生及入学事务处处长刘梦琳日前接受香港文汇报访问时表示,该校早在7月下旬已开始为下学年招生作准备,并赴「一带一路」地区、东南亚及南亚举办招生讲座,并探索新兴市场如阿联酋及土耳其,以及其他欧洲国家如瑞士等,吸引更多元学生来港留学,让香港高质素的人才库进一步扩大。●香港文汇报记者 马翠媚
刘梦琳指出,在确保维持高水平的教学质素及支援学生的配套下,大学计划循序渐进地在下学年增加至700多名非本地本科生名额,并会继续平衡内地生与国际生的比例,维持多元化的校园环境。她说,一直以来,科大的学士课程国际生比例为八间资助大学中最高。2024年,科大取录逾600名非本地本科生,占大学本地本科生学额逾30%(上限为40%)。除来自中国内地,也包括美洲、东西欧、澳洲、非洲,以及亚洲其他地区。
各式奖学金吸引优质学生
刘梦琳表示,科大已经推出各种特色入学奖学金计划,当中包括学术奖学金 - 香港科技大学为来自不同背景及资历(IB、GCEAL/IAL、AP/SAT、高考及其他国家考试)的优秀学生提供学术奖学金。奖学金将根据学业成绩颁发。递交入学申请便会被自动考虑,无需另行申请;非学术奖学金 – 为在非学术范畴有杰出表现的学生而设的多元发展入学奖学金(BAAS),获考虑的成就范畴包括艺术创作、社会服务、音乐等,每名得奖学生可获5万元奖学金及较有利取录条件;科大亦有推出各种特色入学奖学金计划,例如去年新推出的国际化奖学金计划,便为吸引「一带一路」及其它较少来港就读国家(如日本、巴西)的优秀学生而设。
学费生活费相对具竞争力
香港在招收非本地学生方面拥有明显的优势,尤其香港院校的学费具竞争力,相较于其他欧美海外顶尖院校,香港学费以及生活费相对较低,但同样能提供优越的教学质素和资源,她形容对非本地生而言,可谓提供了更高的「性价比」的高等教育,她亦透露科大早已为下学年招生作准备,并走访海外各地进行招生工作,以吸引高质素的国际生源。
刘梦琳认为,香港地理位置优越,既拥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又毗邻内地大湾区,到中西各地交流、实习、考察等机会源源不绝,为非本地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发展。同时,香港作为国际化教育枢纽,拥有多所在世界享负盛名的大学,汇聚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优秀人才,提供一个丰富的学习环境。以科大为例,科大以全英语授课,学生和教员分别来自全球近80及近40个国家及地区,百分之百教授拥有博士学位,而且多数教授来自海外著名大学,例如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加州大学、史丹福大学、耶鲁大学等,为学生打造国际化优质教育。
留港工作政策增添吸引力
此外,香港的留港工作政策也为非本地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刘梦琳提到,刚出炉的施政报告公布,暂免在港就读的全日制非本地本科生参与兼职工作的限制,让他们在学期间可以有更多机会获得工作经验,有助吸纳更多外地学生来港就读,并为毕业后在香港长远发展做好准备,加上现时非本地生在毕业后可留港最多24个月寻找工作,这些措施均提升同学们留港发展的弹性及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