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姆禄3日讯)来自古晋新闻从业员协会(KDJA)的10位媒体人,近日完成了一项重大壮举——其中8人成功登顶姆禄石峰(Mulu Pinnacles),这一被誉为马来西亚最艰难、最令人敬畏的登山路线之一。
为期四天的“2025姆禄石峰登山探险”活动于6月29日至7月2日举行,是KDJA一年一度攀登计划的第五届。此前几届活动多以马来西亚第一高峰神山(京那巴鲁山)为目标,而今年首次挑战姆禄国家公园阿比山(Mount Api)的壮观石灰岩峰林——姆禄石峰。该公园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之一。
本次登山活动获得砂拉越总理拿督巴丁宜丹斯里阿邦佐哈里敦奥本的全力支持。
团队踏上征途前已知前路艰难,不仅体力、意志、团队协作都将受到极限考验,更要穿越原始雨林、陡峭山径、湿滑地形以及崎岖的山洞路径。
与Nancy在900米处的迷你石峰检查站合影。-fhd.jpg)
Karuna(右)与Nancy在900米处的迷你石峰检查站合影。
探险行程首日,团队先后游览了姆禄的鹿洞(Deer Cave)——世界最大洞穴通道之一及其黄昏时分壮观的蝙蝠出洞奇景,以及布满钟乳石与石笋的朗洞(Lang’s Cave)。
他们随后进入拥有世界最长地下河流之一的清水洞(Clearwater Cave)及自然风流贯穿的风洞(Wind Cave),深入探索姆禄的地质奥秘与独特生态。
此次行程不仅让记者们亲身沉浸在砂拉越大自然的奇观之中,也让他们收集素材,准备撰写相关报道,推广砂州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工作。
团队随后乘船沿美里瑙河(Melinau River)前往哥拉里督(Kuala Litut)登山起点,再徒步9公里,穿越低地雨林与吊桥,抵达为期两晚的落脚点——营地5号(Camp 5)。此地坐落于公园腹地,仅可徒步或乘船抵达,是攀登姆禄石峰前的最后基地。
真正的考验从第二天清晨开始。休息一晚后,记者们于早上6时出发,开始全程仅2.4公里、但海拔爬升超过1,200米的高强度登山挑战。这一路要翻越湿滑的树根、陡峭的岩壁、锐利的石灰岩与垂直铁梯,体力与意志双重考验。
每名登山者必须在时限内通过海拔900米、1.2公里、2公里与2.4公里的四个检查站,确保登山安全与进程顺利。
最终,8人成功在早上10点抵达观景台,眺望姆禄峰那高达45米、垂直从森林地面刺出的刀锋般岩石群,蔚为壮观,令人屏息。这一刻的成就感与震撼,洗去所有疲惫。
虽然另有2名成员因时间因素未能登顶,但他们顺利抵达迷你石峰(Mini Pinnacle)检查站,亦是突破自我的重要成就。
全体成员于傍晚前安全返回Camp 5,休整一晚后再徒步9公里回到姆禄国家公园总部,圆满完成探险之旅。
KDJA主席Ronnie Teo祝贺全员平安归来,并表示:“KDJA非常自豪超过90%的成员成功登顶石峰,更重要的是所有人平安归来,带着丰富的经验、紧密的团队精神,以及对砂拉越自然美景更深的感悟。”
“这次登山活动展现了KDJA致力于增强合作精神、培育坚韧品格与提升媒体从业员素养的承诺,符合砂州政府倡导的人才发展理念。”
他也指出,此行进一步彰显砂拉越自然宝藏的独特魅力,从挺拔的石峰到神秘的地下洞穴,皆令人叹为观止。
本次探险团队成员来自古晋多个媒体机构,包括:
Dayak Daily:Nancy Nais
马新社(Bernama):Zaphne Philip、Rozlin Rusharmeen Rosmin
《星洲日报》:张有杰(Chong You Kiat)
《诗华日报》:Chong Kho Lee
《婆罗洲邮报》:Roystein Emmor Entai
《婆罗洲前锋报》:Mohammad Faisal Ahmad
《砂声日报》:Nick Fletcher Neha
Cats FM:Karuna Sho Hei Pohim
TVS:Jeeridyne-Eve Chan Sue-En
他们也由马来西亚消拯局特别战术行动与拯救小组(STORM)的官员Mohd Sufri Alulakal陪同。
为期四天的“2025姆禄石峰登山探险”活动于6月29日至7月2日举行,是KDJA一年一度攀登计划的第五届。此前几届活动多以马来西亚第一高峰神山(京那巴鲁山)为目标,而今年首次挑战姆禄国家公园阿比山(Mount Api)的壮观石灰岩峰林——姆禄石峰。该公园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之一。
本次登山活动获得砂拉越总理拿督巴丁宜丹斯里阿邦佐哈里敦奥本的全力支持。
团队踏上征途前已知前路艰难,不仅体力、意志、团队协作都将受到极限考验,更要穿越原始雨林、陡峭山径、湿滑地形以及崎岖的山洞路径。
与Nancy在900米处的迷你石峰检查站合影。-fhd.jpg)
探险行程首日,团队先后游览了姆禄的鹿洞(Deer Cave)——世界最大洞穴通道之一及其黄昏时分壮观的蝙蝠出洞奇景,以及布满钟乳石与石笋的朗洞(Lang’s Cave)。
他们随后进入拥有世界最长地下河流之一的清水洞(Clearwater Cave)及自然风流贯穿的风洞(Wind Cave),深入探索姆禄的地质奥秘与独特生态。
此次行程不仅让记者们亲身沉浸在砂拉越大自然的奇观之中,也让他们收集素材,准备撰写相关报道,推广砂州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工作。
团队随后乘船沿美里瑙河(Melinau River)前往哥拉里督(Kuala Litut)登山起点,再徒步9公里,穿越低地雨林与吊桥,抵达为期两晚的落脚点——营地5号(Camp 5)。此地坐落于公园腹地,仅可徒步或乘船抵达,是攀登姆禄石峰前的最后基地。
真正的考验从第二天清晨开始。休息一晚后,记者们于早上6时出发,开始全程仅2.4公里、但海拔爬升超过1,200米的高强度登山挑战。这一路要翻越湿滑的树根、陡峭的岩壁、锐利的石灰岩与垂直铁梯,体力与意志双重考验。
每名登山者必须在时限内通过海拔900米、1.2公里、2公里与2.4公里的四个检查站,确保登山安全与进程顺利。
最终,8人成功在早上10点抵达观景台,眺望姆禄峰那高达45米、垂直从森林地面刺出的刀锋般岩石群,蔚为壮观,令人屏息。这一刻的成就感与震撼,洗去所有疲惫。
虽然另有2名成员因时间因素未能登顶,但他们顺利抵达迷你石峰(Mini Pinnacle)检查站,亦是突破自我的重要成就。
全体成员于傍晚前安全返回Camp 5,休整一晚后再徒步9公里回到姆禄国家公园总部,圆满完成探险之旅。
KDJA主席Ronnie Teo祝贺全员平安归来,并表示:“KDJA非常自豪超过90%的成员成功登顶石峰,更重要的是所有人平安归来,带着丰富的经验、紧密的团队精神,以及对砂拉越自然美景更深的感悟。”
“这次登山活动展现了KDJA致力于增强合作精神、培育坚韧品格与提升媒体从业员素养的承诺,符合砂州政府倡导的人才发展理念。”
他也指出,此行进一步彰显砂拉越自然宝藏的独特魅力,从挺拔的石峰到神秘的地下洞穴,皆令人叹为观止。
本次探险团队成员来自古晋多个媒体机构,包括:
Dayak Daily:Nancy Nais
马新社(Bernama):Zaphne Philip、Rozlin Rusharmeen Rosmin
《星洲日报》:张有杰(Chong You Kiat)
《诗华日报》:Chong Kho Lee
《婆罗洲邮报》:Roystein Emmor Entai
《婆罗洲前锋报》:Mohammad Faisal Ahmad
《砂声日报》:Nick Fletcher Neha
Cats FM:Karuna Sho Hei Pohim
TVS:Jeeridyne-Eve Chan Sue-En
他们也由马来西亚消拯局特别战术行动与拯救小组(STORM)的官员Mohd Sufri Alulakal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