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敏红: “我们快一秒钟,就少一个感染风险”
Published at Mar 01, 2020 07:30 am
“有一起疑似病例,要立即前往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前晚7点多,结束一天忙碌工作的陈敏红刚回到家,就接到了单位电话。还没来得及歇口气,她就急匆匆地奔赴现场,一直忙到深夜。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疫情抢时间,分秒必争!自防疫战打响以来,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控科副科长、主任医师陈敏红和同事们持续奋战在一线,经常忙到深夜,“我们快一秒钟,就少一个感染风险。”陈敏红说。
陈敏红是一位有着27年工作经验的“老疾控人”,经历过“非典”、H7N9禽流感、黄热病、基孔肯亚热、登革热等重大传染病疫情,积攒了丰富的“战斗”经验。
1月22日,福建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系70岁连江人。1月20日,该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初筛结果显示阳性。1月21日早上5点,陈敏红火速奔赴连江,指导连江县疾控中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查找传染源、理清传播途径、寻找密切接触者、指导疫点消毒以及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流行病学调查,简单地说,就是搞清楚每一个病例的来龙去脉,怎么被感染的,可能传染给谁。看似简单,难度却不小。陈敏红直言,这个过程堪称“破案”,要利用各种手段,还原病患发病前14天一直到入院就诊时的所有行动、生活轨迹,“所有细节都不能放过,去了哪,见了谁,见了多久,有什么样的接触,两人间的距离有多近,都要详细了解。遇上不配合的患者,还得先进行心理疏导。”
流行病学调查要快,也要准。因为只有用最快时间,精准锁定密切接触人群,才能防止更多感染。陈敏红说,往往一接手病例,他们就“停不下来”,一定要用最短的时间完成调查。
1月21日晚上11点,刚忙完歇口气的陈敏红收到了密切接触者的名单,她和同事连夜进行名单人员属地分类等工作,忙完已是次日凌晨3点。在办公室短暂休息两小时后,她又马不停蹄地联系各属地卫生部门,核实密切接触者是否追踪到位,并汇总观察对象健康信息。
两天一夜连轴转后,1月23日,陈敏红又奔赴永泰县处置疫情。1月26日晚上7点多,陈敏红难得一次能早回家吃饭,可刚到家没多久,她又被火速叫回单位,连夜前往福清处置疫情直至次日清晨5点,而后又返回单位继续工作。
一碗泡面,就是陈敏红今年的年夜饭。简单吃了几口,她便又投入到防疫工作中。从1月21日至今,陈敏红持续奋战在防疫一线。她的电话经常响个不停,有的是基层医院请求提供技术指导,有的是疫点请求到场指导和协助处置,有的是待审核的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信息……有时候刚睡下,电话又来了。这样的“超长待机模式”考验着她的身体和精力,但她始终坚守着,“这是在和疫情抢时间,不可以懈怠!”陈敏红说。
为了不让家人担心,她和家人约定,只要每晚12点前能下班,她就争取回家睡觉。长期奋战疾控一线,陈敏红的家人早已习惯节假日一家人不能团聚的日子,但这次疫情来势汹汹,家人很担心她,一遍遍地嘱咐她要做好防护措施,并默默地承包家里的一切大小事务。
对此,陈敏红心里有愧疚,有感恩,更有激励。她说:“只有疫情处置好了,大家才能幸福生活。守住生命,守护一方百姓健康,是我们‘疾控人’的初心。”
Author
newsroom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陈敏红: “我们快一秒钟,就少一个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