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维官:烹一道乡村振兴“大菜”
Published at Apr 12, 2021 11:05 am
3560亩原生态森林内群蜂飞舞采蜜忙,新建的特色民俗文化园及甜蜜体验坊游人如织……
连江县安凯乡飞红村从一穷二白的老区村,变成了福建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陈维官等一批乡村致富带头人的努力。
放弃高薪工作
回到村里养蜂
飞红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陈维官说,以前飞红村曾面临两个发展难题:一是地处黄岐半岛西北部大帽山麓,无支柱产业,村民大多外出打工;二是村集体经济薄弱,村财少的时候仅6000元。
“村里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只剩下老人。我就想着为村里做一点事。”2012年,他放弃月薪过万的厨师工作回到村里,2015年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飞红村如何‘突围’呢?我的办法是跟做厨师一样,用心做好每一件事。”陈维官坚持每天组织村干部挨家挨户走访,与村民唠家常,做好民情日记;每年正月初一召开新春座谈会,邀请乡贤、老党员、村民代表等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在他的带动下,民心得到了凝聚,原本软弱涣散的党组织也变成了先进基层党组织。
“飞红村是福州市生态村,拥有3560亩原生态森林。”基于此,陈维官决定在村里发展“甜蜜事业”——养蜂。
陈维官说:“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蜂蜜的产量和销路都不用愁。养蜂产业还带动了村里的发展,去年村财达21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超1.9万元。”
在村里做慈善
入选福州好人
在陈维官、陈维雨等人的倡导下,飞红村还成立了福州市首家村级计生慈善协会。
陈维官带头捐款3000元,第一年协会便募集善款18万元。协会目前有110名会员,共募捐善款80万元。他每年都会组织成员送温暖,向学生发放2000元~5000元的奖学金,为8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500元~2000元慰问金。
陈维官“掌勺”飞红村后,把乡村振兴工作当成一道大餐来烹制:对内,蜜蜂养殖场与福建农林大学合作,引进高校团队,邀请技术员进行技术指导,对蜂农进行创业就业实训,计划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蜂场智能化管理;对外,联系采购商签订单、包销路,免除蜂农后顾之忧,激发大伙干事创业的热情。
“我们计划今年养殖蜜蜂1500箱,把蜜蜂养殖场及甜蜜体验坊、百香果园、良种地瓜圃等绿色元素‘打包’,通过专业化运作、规模化经营,变生态优势为‘绿色财富’,带领大伙做一道乡村振兴的‘大菜’。”陈维官信心满满地说。
据了解,陈维官获得了2016年“福建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2017年“福州市劳动模范”及2021年2月“福州好人”等称号。
(郑瑞洋)
Author
newsroom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陈维官:烹一道乡村振兴“大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