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驻马来西亚大使艾德加卡根驳斥两国的《马美互惠贸易协定》会损害马来西亚主权的说法,并强调该协议标志着两国关系进入更加深入,以及平衡的阶段。
艾德加卡根周一(27日)告诉媒体,这不是放弃主权,反观是承认两国迈入新阶段的双边关系,而马来西亚更是通过主权决定来签署这份协议。
“这项协议明确指出马来西亚,选择与美国建立更紧密关系来保护主权。”
艾德加卡根也形容,外界所质疑的一些条款其实属于“正常”,当中,如果协议的执行影响到任何一方的利益,双方政府都可以通过正式的外交渠道提出讨论。
“这正是亲密伙伴之间应有的做法。”
国盟总秘书拿督斯里阿兹敏阿里周一批评,我国与美国签署的《马美互惠贸易协定》(ART),根本是独惠美国而已,我国反倒被迫放弃经贸控制权,任由美方决定那些惠及美国企业的条款。
“最具争议的是协议内的第5.1条款,它要求马来西亚复刻美国对其他国家落实的任何贸易限制及制裁。若美国决定禁止来自中国或俄罗斯的商品,意味着我国也必须跟随,这无疑将折损我国经济。”
也是前经济部长的阿兹敏认为,有关条款已违背马来西亚向来秉持的“外交中立”原则,逼迫我国在其他国家的冲突中选边站,破坏我国长期以来的中立优势。
随着马来西亚和美国日前签署一项更广泛的《马美互惠贸易协定》,从而加强双边经济关系,并扩大市场准入,美国承诺对马来西亚商品维持在19%的互惠关税,部份产品将降至零关税。
在该协议下,马来西亚承诺为美国工业产品,包括化学品、机械与电气设备、金属、乘用车,以及美国农产品出口,包括乳制品、加工产品和猪肉等提供重要的优惠市场准入。
艾德加卡根表示,这项协议标志着两国贸易关系,从过去多年“严重倾向马来西亚”的局面,迈向更加平衡的阶段。
“长期以来,美国市场对马来西亚的开放程度,远高于马来西亚对美国的开放程度。”
他说,这项协议的目的是致力开放双方的贸易市场。
他指出,即便外界对过渡期的延迟和关税结构感到担忧,不过协议最终可为双方创造更多的共同机会和经济利益。
艾德加卡根补充,虽然调整了部分的关税,不过双边今年出口到彼此市场的比例都有显著的增长。
他也提及,美国企业支付的平均薪资是马来西亚平均水平的两倍,而他们的投资帮助推动马来西亚半导体,还有科技生态系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