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长大的你,从哪里开始感受四季?

Published at Jul 03, 2022 10:01 am
[audio mp3="https://weareunited.com.my/wp-content/uploads/2022/07/福州长大的你,从哪里开始感受四季?.mp3"][/audio] 今年福州五六月的阴雨持续太久,我几乎以为黄梅天不会过去了。在家里蹲得“生殕”的我,百无聊赖。有天,妈妈回来时手上提着满满一袋的桃子,“恰生,故儥食其吓!”还没伸出手,我的“食炮”心思就被妈妈看穿了,只好讪讪地吐出和桃子一样半生不熟的福州话:“嚽桃……桃囝底所买其?” “楼下依庆哥许位!”妈妈的声音从厨房传来。 哦,看来夏天真的来了。 依庆哥是小区楼下水果摊的老板,他的水果摊就开在我们小区门口的“黄金地段”。福州的四季很不规律,有时冬天热得人挥汗如雨,春天却又常常寒冷刺骨。但在每个季节,应季水果在这个水果摊的亮相却像是上了钟表发条一样地稳定。因此,依庆摊上卖什么水果,成了我从小到大的“季节风向标”。 记得奶奶曾经教我福州话的《果子歌》——“正月瓜子価人齟,二月白蔗甜粞粞,三月枇杷出好势……” 唱的正是福州一年中水果的节令规律。 就拿这刚刚入夏的福州来说吧——《果子歌》唱道:“五月绛桃红复红。”农历五月桃子成熟,难怪妈妈在这时买了桃子回来。不过,季初就上市的桃子,还未到最可口的时候,尚显青涩,口感稍欠;“六月荔枝挂灯笼……八月龙眼客佻人” ,龙眼、荔枝一摆上果摊就预告了夏天的到来,这时福州人就要准备好抵挡高温酷暑了。福州有句俗语讲“阿蛴叫,荔枝红”,说的是当夏日伴随着蝉鸣而来时,也正是满树荔枝成熟的时节了。福州人挑荔枝龙眼,喜欢“蛀核荔枝,红核囝龙眼”,揭秘小核的荔枝、红核的龙眼比较好吃,肉多且甜。 “七月番石榴摆上桌”,番石榴就是外地人眼中的“芭乐”,吃起来软软糯糯,也是我去菜市场必买的“好乇”。福州民间有种说法:番石榴吃多了会“塞屎”,但我经过多年亲身测试,这并不灵验。 入秋以后,柿子上市——“九月柿饼圆复甜”。柿饼就是风干、腌制后的柿子。说到柿子,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外婆时常挂在嘴边的俗话——“耳聋听柿红”。说的是耳背的人,把“耳聋” 听成了“柿红”。这两个词在普通话里的发音相距甚远,但用福州话说起来却极其相似。这一调侃里特有的福州式幽默,让我每每见到红红的柿子,就忍不住联想起某些充耳不闻的迟钝笨蛋。 过了十月,水果摊便是“枹”的主场。福州话中“枹”即是柚子,个大、抢眼的柚子总是吸引我过去逐个拿起来拍一拍,闻一闻它们的香气。 水果摊上里最常听到的福州腔调,便是你来我往的讨价还价: “苹果蜀斤偌夥钱吓?”(苹果一斤多少钱啊?) “五块。” “两块有卖无?无卖我行去了!”(两块卖不卖?不卖的话,我走了!) “哀吓, 去,去,折本卖乞汝!”(哎呀,算了,算了,亏本卖给你!) 俗语有云:“福州价,半半价。”意思是生意人往往加倍要价,有经验的顾客至少要对折还价。或许是有了这句俗语“撑腰壮胆”,老福州人在砍价的时候,显得特别理直气壮。 依庆哥水果摊上的另外一个特色,就是一块块用塑料泡沫板做的价格标签。泡沫板上,除了价格,还写着水果们的出生地——“本洋龙眼”(“本洋”是本地生产的意思,“洋”指的是“田”)“琅岐葡萄”“永泰李囝”“闽清橄榄”“福清枇杷”……小小的水果摊,仿佛是一个福州区县的百科全书,四季水果用看得见闻得着的方式,展示着闽都的地理、气候和物产。

Author

KHO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