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马来奕3日讯)为提升教师专业能力,马来奕中华中学上个月中旬特派中文组教师李思慧和杨家凤远赴厦门参与2023年“华文教育·华文教师”研习班。有关研习班由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办、华侨大学承办,以“传承·创新·共享”为主题,于12月13日拉开帷幕。经两周密集研习,两位教师终在开学前夕满载而归。
该研习班除了有中国知名专家学者到场带领参加者深入探讨华文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如讲授职场汉语教学、句式的书面语教学、汉语语法研究、汉字文化软实力、智能时代中文教学、主题式教学以及教学资源的研发与整合等课题,主办单位还组织了丰富的体验类课程,如身心美态训练、高情商领导、古琴演奏、国舞研习、认识茶文化等,期间更少不了文化考察活动及分组讨论报告,为参与者提供深入交流、增进友谊、合作互鉴的良好平台。
结业仪式后,李思慧老师表示非常感谢主办方周到的安排和所有授课专家精彩的讲学,特别让她深感幸运的是能现场聆听中国大师级语言学家马真教授和陆俭明教授分享好课。另外,她深受身心美态课程的启发,了解到自信的重要性,并学会如何打造一个崭新的自我。此外,她通过参观厦漳泉的文化遗迹了解当地丰富的历史底蕴,更透过实地学校参访深刻感受中国教育的成功之处。
同行的杨家凤老师则在研习班深感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和创新教学的重要性。她尤其难忘华大胡培安教授的《中华文化传播的全球胜任力培养》以及仙岳书院方宇老师的《何以中国》讲座,并从中领悟到所谓传承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文化的传统延续,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视野。另外,陈洪淼讲师的育人模式活动概念及集美窗内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也让她体悟到教育工作者涵养启智润心的智慧和营造创新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力的关键。
两位奕中老师异口同声地表示,研习班通过多样化的课程和实地考察,使参与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华文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对于现代科技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以及传统文化传承的新途径,参与者们在研讨中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深入的交流。通过与来自其他国家八十余位教育工作者的互动,两位老师收获友谊之余,也汲取了他人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训。
參與華文教育教師研習班 奕中2教師廈門歸來
Published at Jan 03, 2024 07:22 pm
Author
Law Hui Yun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參與華文教育教師研習班 奕中2教師廈門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