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赛明与其他贵宾在推介仪式后合影留念。
陈赛明与其他贵宾在推介仪式后合影留念。

《這片土地上的白手杖》 砂視障群體詩歌選集面世

Published at Jul 31, 2025 02:29 pm
(古晋31日讯)每日踏着白手杖走过人生路的脚步声,终于在文学世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砂拉越视障群体成功出版了一本由他们亲自创作的诗歌选集。
这本名为《这片土地上的白手杖》的诗集,收录了视障者的原创诗作,作品中饱含他们的心声、生活观点以及非凡的艺术敏感度——这些往往在国家主流文学中鲜有表现的元素。
该书于今日在由马来西亚语文出版局(DBP)主办、砂拉越福利局协办的“视障者艺术巡回座谈会”上正式推介,仪式在DBP位于巴达再也的文化礼堂举行,由砂拉越妇女、儿童及社区发展部长拿督斯里陈赛明主持。
“视障”指的是视力受限者,但事实上,这群人拥有独特的人生视角和深厚的艺术天赋,只需机会与支持,便能绽放光芒。
陈赛明形容,这部作品的面世是真正包容精神的体现。她指出,残障群体不应仅被视为需要援助的对象,而是有能力为本地文化与知识发展作出贡献的个体。
“我得知这部诗集的稿件早在2021年就已经提交,但当时并非全部被接纳,有些因为未达到标准而被退稿。”
“但这些作者没有放弃,他们继续写作、学习、参加工作坊,终于我们今天见证了这份成果。”
她指出,今年座谈会的主题“无障碍艺术:挖掘视障者的创意潜能”非常贴切地反映了艺术的本质——从不受感官或身体限制的束缚。
“艺术不是仅靠视力、听觉或体能来创作,它是源自心灵和思想的产物。”
“当被赋予机会,这些特殊群体也能创作出能打动每一位读者的作品。”
陈赛明还分享了一位前学生的故事——尽管视力残疾,却对写作充满热忱。
她强调,《这片土地上的白手杖》不仅仅是一本普通出版物,更是创作过程不受身体条件限制的明证,所需的只是空间、训练与鼓励。
她也全力支持DBP提出的筹办州级“残疾人士艺术节”计划,作为一个更大的平台,展示来自各类残障背景人士的艺术才华。
“若该节日能实现,它不仅提供参与空间,也将提升残障群体的自信和地位,让他们知道自己也值得在艺术舞台上被看见与喝彩。”
“我们希望这个计划能持续发展壮大,成为推动更多来自这群体创作的催化剂,”她坚定表示。

Author

联合日报新闻室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