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峰会邀请函将印度称巴拉特 惹改国名猜测
Published at Sep 06, 2023 02:18 pm
印度将会改国名?综合外媒报道,印度总统府向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嘉宾发出的晚宴邀请函,以“巴拉特”(Bharat)一词取代“印度”(India),事件传开后在其国内掀起一场争论。而当地媒体更引述消息报导,印度政府将在9月向国会正式提出更改国名的决议案。印度总统办公室未有就事件发表评论。
印度总统由执政党推选诞生,虽然是象征性虚衔(总理掌实权),但名义上是印度的国家元首和三军总司令,代表着整个国家。印度在野党阵营国会议员查德哈在社群平台X(前称推特)“爆料”,指印度总统府在G20晚宴邀请函中,将发函人的称谓写为“巴拉特总统”,而非一般常见的“印度总统”。
查德哈批评总理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BJP)私自废除“印度”国名,十分不当,因为印度并不属于任何单一政党,而是属于13亿5000万印度人,执政党无权私自更改。
另一位反对派政党人士塔鲁尔亦在X唱和:“我希望政府不要愚蠢到完全放弃印度,印度几个世纪以来积累了难以估量的品牌价值。”
在野党阵营最高领导人玛玛塔班纳吉质疑:“印度这个名字是全世界都知道的……突然发生了什么事?政府不得不更改国家名称?”
改国名事件在印度国内引起激烈争论,支持者认为,英国殖民统治者创造了“印度”这个名字,目的是为了掩盖“巴拉特”并打造英国的遗产。
与印度人民党有联系的印度教团体表示,G20峰会为印度摆脱殖民包袱提供了最佳的机会。
隶属BJP的阿萨姆邦首长沙尔马支持更改国名,周二他在X发文时直称印度为“巴拉特共和国”。
印度现行英文版宪法第1章第1条列明:“印度,亦即巴拉特,是一个联邦(Union of States)。”而印地文版宪法则是:“巴拉特,亦即印度,是一个联邦。”巴拉特一词源自于婆罗多,是印度教神话中印度第1位君王的名字,充满印度教民族主义色彩。而在许多人心中,印度一词残留着英国殖民地时代的味道。
印度总理莫迪近年似有意推动“去殖化”,包括去年9月把位于新德里地标“印度门”前方、纪念英王乔治5世的“国王大道”改名,以“责任大道”代替。改名似乎成了印度去殖化支持者的“工具”。
相关报道
AI Translated
This article has been translated using our AI technology. While we strive for accuracy, AI translations may contain errors. For the most precise information, please refer to the original article.
G20峰会邀请函将印度称巴拉特 惹改国名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