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对门结良缘 手牵手创新业

Published at Oct 10, 2019 07:35 am
和粉、做酥皮、制馅、包馅、烘焙、冷却……中秋假期首日,在儿童公园路“光头麻糬”店里,老板林发伟和妻子魏金燕正在赶制台式月饼。今年中秋,店里的月饼订单火爆,两人已经加班加点好几天了。   林发伟来自台湾,是一名福州女婿。今年,是他在福州过的第6个中秋节。用林发伟的话说:“福州也是我的家,在家做月饼让更多人过好中秋,这种感觉很棒。”   跨越海峡的缘分   昨日,在店里后厨,记者见到夫妻二人时,他们一人做酥皮,一人包馅儿,动作快速、配合默契,谈笑间满是爱意。   “大陆常见的是广式月饼,台湾更多地将芋头酥、蛋黄酥、麻吉饼等称为月饼,榕台口味相近,台式月饼更易被接受。”林发伟说,去年首次推出台式月饼,销售火热,今年的订单半个月前就纷至沓来。   说起两人的缘分,他们互相看了一眼,幽默的男主人林发伟有点不好意思。“我们是在台湾认识的,是门对门的缘分。”开朗的妻子魏金燕接过话头,早年她在台湾一家服装店工作,林发伟就在对面的面点店打工,一来二往,两人就看对了眼,今年已是他们认识的第17个年头。   2012年,林发伟和魏金燕喜结连理,继续在台湾生活。“我们每次带回福州的台湾手工麻糬都很受欢迎,这让我们有了在福州创业的想法。”林发伟告诉记者,经过多年的考察和考虑,2014年两人决定把台湾手艺带到大陆。   携手创业的拼搏   这场跨越海峡的携手创业,是从福州群众路的小巷子起步的。“那是2014年4月15日。”林发伟清楚地记得这个日子。   “店面最早才22平方米,只有一个窗口接待客人。”林发伟告诉记者,要做出正宗的台湾手工麻糬,原材料至关重要,他们利用福州当地以及从台湾带来的食材,一次次试验调整,每天都泡在料理台上,一开始经常失败,丢掉的试验品一批又一批,非常心痛。   功夫不负有心人,林发伟终于做出了台湾味的麻糬。“虽然店面在小巷子,但几乎不愁销路,吃过的人八成都是回头客。”林发伟说,他还记得当初有客人在小窗口顶着骄阳,足足等了半个小时,只为吃到刚出炉的台湾麻糬。   创业伊始至今,林发伟坚持手工制作,使用高品质的原料。每天4点半,夫妻二人就骑车来到店里,光筹备工作就要忙到10点多。“所有原料我们都坚持自己加工,不购买外面的成品,比如一锅红豆至少要熬煮六七个小时。”魏金燕说。   收获好评的温馨   坚守初心的手艺,收获的是食客的青睐。如今,“光头麻糬”已经是福州的“网红”糕点,手工麻糬、芋头酥、蛋黄酥、麻吉饼等都是口碑产品。   “怎么红起来的我们都不知道,听客人说从微博、朋友圈、小红书上慕名而来,我们才知道原来都是客人帮我们发的。”林发伟说,许多客人已经成为他们的朋友,甚至是他的“家人”。   “我还记得有个孕妇,特意从金山转了2次公交过来买麻糬,让我们非常感动。”林发伟说,有些在周边企业上班的人不仅成为忠实客户,还化身推销员,为他们带来许多企业订购的大单,还有客人会真诚地提出口味上的调整建议。   更让林发伟高兴的是,五湖四海的客人纷纷把产品带回各自的老家,分享给家人朋友。   “纯手工制作真的辛苦,常常都想不做了,正是因为客人的肯定,我们不能辜负这份喜爱,再累也要继续做下去。”如今,林发伟已经把总店从小巷子搬到了儿童公园路,店面也扩大了许多,还在省府路开设了分店。   “福州真是台胞台企的‘第一家园’,朋友给了我们太多帮助。”林发伟说,下一步,他们在考虑开放加盟店,邀请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推广台湾美食,助力两岸交流。

Author

KHO


相关报道